欒城:利用秸稈形成良性循環 走上經濟生態新路子
長城網石家莊10月20日訊(聶國環 劉俐驗 記者郭晶璇)“用沼氣做飯,真是又快又干凈又方便。”正在家住欒城區寺上村的村民翟志嶺樂呵呵地說。不光是翟志嶺一家,整個寺上村以及更多的周邊村民都在享受著秸稈綜合利用所帶來的巨大好處和便捷。
據了解,欒城區現已實施2項供氣工程,生旺源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工程和青牧原秸稈沼氣聯戶供氣工程。其中,生旺源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工程設計供氣能力3500戶,年生產沼氣量109.5萬立方米,每年消耗青貯秸稈7665噸;青牧原秸稈沼氣聯戶供氣工程設計供氣能力5500戶,年產沼氣生產量146萬立方米,每年消耗秸稈1.02萬噸。
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際,總有大量的小麥、玉米等秸稈在田間焚燒,產生了大量濃重的煙霧,不僅成為農村環境保護的瓶頸問題,甚至成為殃及城市環境的罪魁禍首。欒城區積極探索,把秸稈綜合利用作為解決秸稈禁燒問題的根本措施,在區農業畜牧局新能源辦的指導下,秸稈綜合利用走上一條經濟、社會和生態協調發展的新路子。
這兩項供氣工程,都是以秸稈為主為混合原料,采用中溫發酵工藝制取沼氣。利用農作物秸稈進行綜合處理和轉化生產沼氣原理,全面提升農村能源建設,生產清潔能源、消納農村廢棄物、促進大氣污染防治。所產沼氣供給周邊村莊農民生活炊事供暖用能。沼液、沼渣經過處理后加工成有機肥,有機肥施用到合作社的大棚,實現了能源和生態種植的有機結合。
來源:長城網
- 上一篇:南京今年暖冬可能性大 環保部門制空氣污染預警方案 2014/10/20
- 下一篇:海南高院建言:創新環境資源審判 保障生態文明建設 201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