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工禁超總用工量10%
街頭的協管員,寫字樓里的保潔員,甚至一些大公司的職員,他們中很多人都是勞務派遣用工。隨著政府對勞務派遣用工行為的規范,這些“編外”職工將享受正式職工的報酬、保險、福利昨日,昆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通報了貫徹《勞務派遣暫行規定》(以下簡稱《暫行規定》)的相關情況,對這一利好政策進行了細致解讀。
昆明現狀
昆明勞務派遣用工人數達5萬
勞務派遣是指由勞務派遣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并支付報酬,然后把勞動者派向用工單位,再由用工單位向勞務派遣單位支付一筆服務費用。此前,有過部分勞務派遣單位同工不同酬,不給員工繳納社會保險,不簽訂勞動協議和勞動合同的現象。
據市人社局副局長張慶介紹,《暫行規定》于3月1日起正式實施。目前,昆明勞務派遣用工人數5萬多人,隸屬于379家勞務派遣公司,但只有111家公司獲得行政許可證。另悉,6月底前尚未取得行政許可證的,即為無資質的勞務派遣公司,將被人社部門依法取締。
據了解,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外用工問題將隨著改革不斷深化和法律的不斷完善逐步加以妥善解決,此次規定暫時沒有將其使用勞務派遣用工納入適用范圍。
市民聲音
勞務派遣可節約用工成本
企業為什么喜歡勞務派遣?記者收到的答案幾乎是一致的:節約成本。不過,這個節約的成本也各有不同。
一位通訊運營公司的員工告訴記者,所在企業是眾所周知的好單位,不過員工也分為幾種類型,比如直接招聘和勞務派遣。技術崗位上的勞務派遣員工,工資比較低,一個月就兩三千元,但是享受正式員工的福利。他們會被安排在比較辛苦的崗位上,比如需要熬夜的工作等。
一家金融證券公司的人力資源負責人介紹,勞務派遣一般都不屬于關鍵崗位,工資自然不會太高,福利也比正式員工少。他們公司的清潔工、前臺、呼叫中心的員工都屬于勞務派遣性質。
不過,類似于外企這樣的單位也可能全部員工都是勞務派遣性質,這是為了方便管理,人力工作全部外包。由于是全員勞務派遣,也就不存在同工同酬的比較問題。
專家說法
勞動者的又一權利砝碼
勞務派遣能為企業節約多少成本?云南財經大學勞動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易守寬教授告訴記者,甚至成本不到聘用正式員工的一半。這樣一來,勞務派遣用工涉及的往往是弱勢就業群體,他們沒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就業競爭力不強,對法規政策不了解,在嚴峻的就業壓力、就業形勢下,他們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云南凌云律師事務所孫文杰律師介紹說,在《暫行規定》實施之前,用工單位為規避購買社保及工傷賠償等各種情況,往往通過勞動派遣公司以勞務派遣的形式大量招人。而勞務派遣公司因缺乏有效的監管,注冊資本少,甚至就是一個空殼。在勞務派遣過程中,同工不同酬、同崗不同權、工傷事故產生后無法向勞務派遣公司有效主張權利,勞務派遣單位不予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及購買社保等問題訴諸法律的情況時有發生。該類問題發生后,作為勞動者往往找不到被申請人或被申請人早已人去樓空沒有賠償能力,從而導致權利無法維護。
亮點直擊
1 同工同酬
新修訂勞動合同法規定,用工單位應當對被派遣勞動者與本單位同類崗位的勞動者實行相同的勞動報酬分配辦法。《暫行規定》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一些新的規定,從保險福利待遇上體現了同工同酬的要求。比如,明確用工單位應當向被派遣勞動者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不得歧視被派遣勞動者。在社會保險權益方面,明確勞務派遣單位開展跨地區派遣業務的,應當在用工單位所在地為被派遣勞動者參加社會保險,按照用工單位所在地的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
2 用工總量10%
用工單位使用的被派遣勞動者數量不能超過其用工總量的10%,用工總量是指用工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人數與使用的被派遣勞動者人數之和。《暫行規定》給予了用工單位兩年的過渡期,即用工單位在《暫行規定》實施前使用被派遣勞動者數量超過其用工總量10%的,可以在《暫行規定》施行之日起兩年內逐步降至規定比例。在未達到規定比例之前,不得新用被派遣勞動者。
3 工傷擔責
《暫行規定》明確,被派遣勞動者在用工單位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的,勞務派遣單位應當依法申請工傷認定,用工單位應當協助工傷認定的調查核實工作。勞務派遣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但可以與用工單位約定補償辦法。
《暫行規定》還明確,被派遣勞動者在申請進行職業病診斷、鑒定時,用工單位應當負責處理職業病診斷、鑒定事宜,并如實提供職業病診斷、鑒定所需的勞動者職業史和職業危害接觸史等資料,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提供被派遣勞動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所需的其他材料。本報記者 羅南疆
- 上一篇:2014年省政府質量獎開始申報 2014/5/6
- 下一篇:職業病危害需警惕 20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