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危害需警惕
2014-5-6 14:13:06??????點擊:
4月25日至5月1日是今年的職業病防治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防治職業病、職業要健康”。作為普通的人群,應該如何認識職業病,如何預防職業病?有了職業病該如何維權?近日,記者就此采訪了省衛生執法監督總隊相關人士。
問:我國法定的職業病有哪些?
答:《職業病分類和目錄》規定的職業病為職業性塵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統疾病19種、職業性皮膚病9種、職業性眼病3種、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種、職業性化學中毒60種、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7種、職業性放射性疾病11種、職業性傳染病5種、職業性腫瘤11種、其他職業病3種,共計132種。
我國報告的職業病以塵肺病為主,占85%以上。其中,煤工塵肺和矽肺分別占50%和40%左右。從行業分布看,煤炭、鐵道、有色金屬和建材行業的職業病病例數較多。
問:棉紗口罩是否能起到防塵作用?
答:國家經貿委2000年印發的《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試行)》中明確要求,“紗布口罩不得作防塵口罩使用”。因為,一般的棉紗口罩只能擋住部分粉塵,其阻塵原理是機械式過濾,也就是當粉塵沖撞到紗布時,經過—層層的阻隔,將一些大顆粒粉塵阻隔在紗布中。但是,對一些微細粉塵,尤其是小于5微米的粉塵,就會從紗布的網眼中穿過去,進入呼吸系統,而5微米以下的粉塵能直接進入肺泡,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影響最大,多戴幾層也不會增強防護效果。因此,棉紗口罩無法起到防塵作用。
問:從事粉塵作業的工作職業健康檢查包括哪些項目?
答:粉塵作業工人職業健康檢查有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和離崗后的醫學隨訪四種。不同的健康檢查體檢項目有所不同,總的來說,除職業史、癥狀的詢問以及內科常規檢查外,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都需要進行后前位X射線高仟伏胸片、心電圖、肺功能的檢查,離崗后的醫學隨訪只需要拍攝后前位X射線高仟伏胸片。具體的檢查項目和周期可以從我國的《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188-2007)中查到。
問:勞動者懷疑自己得了職業病怎么辦?
答:勞動者懷疑自己得了職業病后,可以選擇用人單位所在地、本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職業病診斷機構進行職業病診斷。
職業病診斷需要以下資料:(一)勞動者職業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二)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結果;(三)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四)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診斷還需要個人劑量監測檔案等資料;(五)與診斷有關的其他資料。
上述資料主要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提供,也可由有關機構和職業衛生監管部門提供。其他資料,如勞動者不掌握,由職業病診斷機構書面通知用人單位提供。用人單位未在規定時間內提供的,職業病診斷機構可以依法提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督促用人單位提供。勞動者對用人單位提供的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等資料有異議,或者因勞動者的用人單位解散、破產,無用人單位提供上述資料的,職業病診斷機構應當依法提請用人單位所在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調查。
問:確診的職業病人享受什么待遇?
答:勞動者被診斷為職業病,依照《職業病防治法》和《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享受相應待遇。所在單位參加了工傷保險的,分別由工傷保險基金和用人單位支付相應待遇;未參加工傷保險的,其待遇由用人單位支付。
問:我國法定的職業病有哪些?
答:《職業病分類和目錄》規定的職業病為職業性塵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統疾病19種、職業性皮膚病9種、職業性眼病3種、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種、職業性化學中毒60種、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7種、職業性放射性疾病11種、職業性傳染病5種、職業性腫瘤11種、其他職業病3種,共計132種。
我國報告的職業病以塵肺病為主,占85%以上。其中,煤工塵肺和矽肺分別占50%和40%左右。從行業分布看,煤炭、鐵道、有色金屬和建材行業的職業病病例數較多。
問:棉紗口罩是否能起到防塵作用?
答:國家經貿委2000年印發的《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標準(試行)》中明確要求,“紗布口罩不得作防塵口罩使用”。因為,一般的棉紗口罩只能擋住部分粉塵,其阻塵原理是機械式過濾,也就是當粉塵沖撞到紗布時,經過—層層的阻隔,將一些大顆粒粉塵阻隔在紗布中。但是,對一些微細粉塵,尤其是小于5微米的粉塵,就會從紗布的網眼中穿過去,進入呼吸系統,而5微米以下的粉塵能直接進入肺泡,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影響最大,多戴幾層也不會增強防護效果。因此,棉紗口罩無法起到防塵作用。
問:從事粉塵作業的工作職業健康檢查包括哪些項目?
答:粉塵作業工人職業健康檢查有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和離崗后的醫學隨訪四種。不同的健康檢查體檢項目有所不同,總的來說,除職業史、癥狀的詢問以及內科常規檢查外,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都需要進行后前位X射線高仟伏胸片、心電圖、肺功能的檢查,離崗后的醫學隨訪只需要拍攝后前位X射線高仟伏胸片。具體的檢查項目和周期可以從我國的《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188-2007)中查到。
問:勞動者懷疑自己得了職業病怎么辦?
答:勞動者懷疑自己得了職業病后,可以選擇用人單位所在地、本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職業病診斷機構進行職業病診斷。
職業病診斷需要以下資料:(一)勞動者職業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二)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結果;(三)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四)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診斷還需要個人劑量監測檔案等資料;(五)與診斷有關的其他資料。
上述資料主要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提供,也可由有關機構和職業衛生監管部門提供。其他資料,如勞動者不掌握,由職業病診斷機構書面通知用人單位提供。用人單位未在規定時間內提供的,職業病診斷機構可以依法提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督促用人單位提供。勞動者對用人單位提供的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等資料有異議,或者因勞動者的用人單位解散、破產,無用人單位提供上述資料的,職業病診斷機構應當依法提請用人單位所在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調查。
問:確診的職業病人享受什么待遇?
答:勞動者被診斷為職業病,依照《職業病防治法》和《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享受相應待遇。所在單位參加了工傷保險的,分別由工傷保險基金和用人單位支付相應待遇;未參加工傷保險的,其待遇由用人單位支付。
用人單位不存在或者無法確認勞動關系的職業病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申請醫療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 (記者 石小宏)
來源:四川日報
- 上一篇:派遣工禁超總用工量10% 2014/5/6
- 下一篇:威特立創能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與我司達成安全領導力培訓項目 20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