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法》大修 大幅提高違法成本
【財新網】(記者 李永春)為抑制礦難、車禍等事件頻發,中國立法機構正在加快修訂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新的法律將大幅提高企業違法的成本,同時將強制企業提取安全生產費用。
6月4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安全生產法(修正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強制各類企業必須提取安全生產專項費用,并大幅提高安全生產懲罰標準。“存在重大安全隱患而拒不整改的企業,可對其斷水斷電。”
該《征求意見稿》明確,“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規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產費用,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制定。”
2012年2月,財政部、安全監管總局聯合發布《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規范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費用財務管理,提高安全生產費用提取下限標準,擴大適用范圍。
2002年頒布的《安全生產法》只要求“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具備的安全生產條件所必需的資金投入”。對安全生產費用,只是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安排用于配備勞動防護用品、用于安全生產培訓的經費”。
此次《征求意見稿》同時大幅提高了懲處標準。比如,對安全評價、認證、檢測、檢驗等機構出具虛假證明,尚不夠刑事處罰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最低可罰款兩萬元,而此前罰款起點只有5000元。
再如,《征求意見稿》第九十三條規定,“未經依法批準,擅自生產、經營、儲存危險物品的,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十萬元的,單處或者并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而此前法律規定的處罰額度是二萬元至十萬元。
《征求意見稿》還增加規定,“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企業拒不執行安監部門作出停產停業、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決定的,可以通知有關單位停止供應生產經營活動所需電力、水、火工品;有關單位應當予以配合。”
《征求意見稿》還明確,要保障勞動者權益,不得區別對待勞務派遣工,“生產經營單位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被派遣勞動者享有本法規定的從業人員的權利”。
來源:財新網
- 上一篇:新《安全生產法》:事故最高可罰2000萬 2014/9/3
- 下一篇:常紀文:新《安全生產法》有七大缺憾 201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