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明年消除劣V類水體 將治污納入實績考核
向“污染”宣戰廣東再加碼。繼今年4月廣東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會議后,21日,省政府又召開全省水污染防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會議明確提出,“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將做好水污染防治、保障水環境安全工作擺上與經濟建設、產業發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希望各地“咬定目標不動搖,勇于出重拳鐵腕治理”。
在新一輪治水工作中,我省將直面污染治理的難點并深入城市河涌、農村水污染等治水的“毛細血管”。
當中,淡水河、石馬河、廣佛跨界河流、深莞茅洲河、汕揭練江、湛茂小東江均被納入我省重點整治的河流。省政府還明確提出,珠三角河網區各城鎮每年整治一條以上污染較重的河涌,到2015年底,基本完成珠三角流經城區的主要河涌環境綜合整治,實現不黑不臭。對劃定環境功能、受到重度污染的河涌要實行“一河一檔”、“一河一策”,確保到2015年底珠三角消除劣V類水體。省政府還將對水環境質量改善目標未如期實現的城市相關負責人進行約談,追究其相關責任。
現狀
大江大河水質良好部分跨界河涌污染嚴重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水污染防治工作,在珠江綜合整治8年后,新一輪南粵治水更加擴面深入--省政府于去年初啟動實施《南粵水更清行動計劃(2013-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并在去年底如期實現“一年新進展”的目標。迄今,《計劃》第二階段目標“三年新突破”時間已經過半,我省水環境質量情況如何?
據省環保廳介紹,我省水環境質量總體穩中趨好,全省集中式供水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連續三年穩定達100%;東江、西江、北江、韓江等大江大河干流和珠三角主要干流水道水質長期穩定在優良水平,重污染河流水質有所改善。
不過,省環保廳廳長李清在會上坦言,“水環境質量依然不容樂觀”:2013年仍有14.5%的省控斷面達不到功能目標,8.9%水質劣于Ⅴ類;源頭水質保護和生態屏障面臨挑戰,飲用水源達標標準不高,取水量的39%仍在Ⅲ類水體。
“當中,廣佛等部分跨界流域和城市內河涌污染尤為嚴重,離人民群眾的要求仍有較大差距,我省水污染防治面臨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笔…h保廳相關負責人指出。如坪山河、石馬河、廣佛跨界河流、茅洲河、小東江、練江水體污染嚴重,水質亟待改善;跨市河流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離88%的目標仍有較大,其中深圳和揭陽達標率分別僅為8.3%和0%。各地實施《計劃》進展不平衡,仍有11個市20條河流劣于ⅴ類,如期實現《計劃》既定目標難度大。
探因
產業結構、環保設施、農村環境均有待優化
是什么制約了我省水環境保護和改善?會議分析指出了幾大原因,包括產業結構依然不合理,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滯后,農村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環保的財稅、產業、價格和投資政策以及環境保護法制、體制和機制亟待完善等。
省環保部門調查發現,部分地方、部分行業仍然呈現高消耗、高排放的特征,全省萬元GDP廢水排放量高于江浙等省份?!霸谖磥硪欢螘r期,我省經濟仍將保持中高速增長,水污染控制將面臨削減存量與控制增量的雙重壓力,加上珠江上游省份發展迅速,源頭水質保護與生態屏障建設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和壓力?!笔…h保廳相關負責人分析指出。
“在農村,生產、生活和畜禽養殖污染問題日益突出,水污染呈現流域蔓延的高危態勢。非法畜禽養殖場清理不徹底,規?;B殖場治污設施不完善?!笔…h保部門調查還發現,部分地區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滯后,河流沿岸垃圾堆積,直接影響水質。
最后,有利于環境保護的財稅、產業、價格和投資政策以及環境保護法制、體制和機制亟待完善。環境監管執法能力尚不能適應污染源日常監管實際需求。
舉措
治水深入重點流域與河涌、農村
在珠江8年整治使大江大河面貌一新后,新一輪治水則更深入南粵水網的毛細血管和難點,狠抓重點流域污染綜合整治,著力解決內河涌、農村等方面的突出水污染問題。
當中,淡水河、石馬河、廣佛跨界河流、深莞茅洲河、汕揭練江、湛茂小東江均被納入重點污染整治的河流。會議要求,這些流域必須加快確定每年淘汰落后產能名錄并狠抓落實。依法實行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督促重污染企業升級改造。李清表示,“對重點流域還將嚴格水污染物排放標準”,2015年底前,制訂實施電鍍、化工行業污染物排放地方標準和練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為了從源頭上治污,我省在流域的產業發展上將嚴把環保準入關。省政府在會議上提出,對不符合產業政策要求、未取得主要污染物總量指標、達不到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建設項目,一律不予審批環評文件。對未經環評審批的項目,國土部門一律不得供地。對未實現總量控制目標、水質達不到功能區目標要求、發生重大污染事故的地區實施區域限批。對重點行業、重點流域制訂實施更嚴格的排放標準。綜合運用價格、環保、土地、市場準入、安全生產等多種手段,以造紙、紡織印染、制革、電鍍、化工等重污染行業為重點,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產能。
內河涌整治力度進一步加大,會議要求各地要以流域為體系,以水質改善為目標,以截污治污工程建設為重點,按照先截污后清淤再修復的要求,有序治理內河涌,大力推進標本兼治。
當中,珠三角河網區各城鎮每年整治一條以上污染較重的河涌,到2015年底,基本完成珠三角流經城區的主要河涌環境綜合整治,實現不黑不臭,兩岸景觀明顯改善。對劃定環境功能、受到重度污染的河涌要實行“一河一檔”、“一河一策”,確保到2015年底珠三角消除劣ⅴ類水體。
筆者留意到,此前在佛山汾江河治理中行之有效,并將責任落實到基層的“河長制”經驗,將在全省推廣。
省政府要求,加快制定重污染河涌“河長制”實施指導意見,按屬地管理原則,各級政府負責人擔任重污染河涌“河長”。各地要制定“河長”考核細則和獎懲辦法,將重污染流域治理的主要目標、任務納入“河長”政績考核。
在農村水污染治理上,依法清理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根據環境承載力和總量控制要求劃定限養區、適養區,優化畜禽養殖布局,加強養殖廢棄物污染綜合治理,并在今年底確??h縣建成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
保障
以獎促治并將“治水”納入各地實績考核
為了保障治水順利實施,我省今后將在軟硬件上雙管齊下。在硬件上狠抓治污工程建設,在軟件上,豐富資金投入渠道并對治水效果嚴格考核。
省政府在會議上要求,要將水污染防治作為各地各部門重要的實績考核內容,將水污染防治作為領導干部年終述職的必講內容。各地級以上市政府要每半年將行動計劃實施情況報省環保廳。省環保廳要及時跟蹤督促行動計劃實施,每季度公布重點河流水質狀況,每年組織第三方評估,適時開展暗訪,評估結果要向省政府報告并向社會公布。要嚴格責任追究制度,對行動計劃執行不得力、工作責任不落實、項目進展滯后、水環境質量改善目標未如期實現的城市相關負責人進行約談,追究其相關責任。
我省將統籌環保、水利、住建、農業等部門涉污染治理資金,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支持,采取以獎代補、以獎促防、以獎促治等形式,支持水污染防治工作。健全財政資金管理、審計和監督機制,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和效益。拓寬投融資渠道,探索污染治理設施投資、建設、運行一體化特許經營模式,完善排污費、污水處理費、垃圾處理費征收及減排扶持政策。鼓勵社會資金、港澳臺及國外資金投入水環境保護。
在硬件建設上,據省環保廳在會議上透露的計劃,今年全省要新增污水日處理能力145萬噸、配套管網1600公里;確保到2015年底前,全省新增配套管網約1萬公里,珠三角地區城區基本實現污水收集管網全覆蓋,全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85%以上。
此外,今年珠三角核心區建制鎮和其他地區中心鎮及水源保護敏感區建制鎮均要動工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并于2015年底前全部建成。
- 上一篇:? 33個問題,沒有一個人能全部答對!漲姿勢! 2014/8/24
- 下一篇:EHS 內審員實戰培訓在高德(蘇州 )電子有限公司圓滿完成 2014/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