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聯手查霧霾元兇 預計6月將拿出初步結果
京津冀協同發展——清潔空氣齊行動
霧霾究竟誰“貢獻”最大?燃煤、機動車、揚塵、次粒子各占多大比重?市民普遍關心霧霾來源,目前,石家莊大氣梯度監測站正在為這項研究提供研究數據。京津冀環境科學專家將聯手分析數據,預計6月份將拿出初步結果,經過論證后向社會發布。
4月初,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透露,目前已經初步掌握了北上廣等城市污染清單,社會關注的“霧霾元兇”數據有望陸續公布。據石家莊環保局局長王華平介紹,目前石家莊在全省率先開展顆粒物源解析課題研究工作,與南開大學、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等科研機構正強強合作,組織實施冬季、春季、夏季環境受體PM2.5、PM10、TSP和污染源樣品采集及分析。
“北京很多機構公布污染物來源解析,包括前一段熱議的‘汽車尾氣與垃圾焚燒對PM2.5的平均貢獻不足4%’這個數字在內,說法莫衷一是。目前石家莊采樣工作進行了一年多,已經掌握6萬多組相關數據,京津冀將在6月份拿出結果,經過專家論證后再向社會發布。正是因為有這么大數據量做支撐,才能得出比較科學的結果。否則隨便測幾個數,沒有代表性,結論也是非常片面的。”石家莊市環境監測中心負責人劉冬說,“南開大學國家環境保護城市空氣顆粒物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是國家開展顆粒物來源的重點實驗室,在這方面處于國內頂尖水平。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是國家級的環境保護社會公益型科研機構,在大氣污染治理與控制等領域擁有技術優勢。治理霧霾是場持久戰。治理起來,不僅需要更大的決心和行動,更需要科學決策。只有摸清PM2.5的污染源頭,厘清各類污染源對大氣污染的貢獻,治理起來才能對癥下藥。” (記者楊雪菲)
來源:天津北方網訊:
- 上一篇:環境保護部發布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向污染宣戰” 2014/4/15
- 下一篇:苗圩主持召開淘汰落后產能部際協調小組第五次會議 201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