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代表委員關注霧霾 環保理念比治霾更重要
昨天的北京再次處于霧霾籠罩之下。不僅北京,當中國東部沿海也時常出現霧霾天時,人們開始關注如何治霾。而這,也成為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
> 誰來給霧霾號病根 建議成立霧霾研究機構
全國政協委員、濟南市政協主席殷魯謙,準備向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提交的提案就是關于如何治霾的。在他看來,霧霾污染已成為人們最關心的“心肺之患”。盡管國家已出臺一系列政策,轉方式調結構、節能減排,甚至機動車限行限購等等,也取得一些成效。但與霧霾來勢兇猛相比,其針對性和有效性還需進一步加強。“我建議成立一個霧霾研究機構,加強對霧霾成因及治理研究。”殷魯謙說,機動車尾氣排放對霧霾的貢獻有多少?目前至少有三種說法:4%、22%、47%。到底哪一種成立,沒人出來說清。“這和醫生治病一樣,找不到病因,不能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方法,往往會讓疾病遷延不愈。”此外,除了加強霧霾形成與治理原理的研究,他建議還要突出霧霾成因地域性研究,霧霾成因各有差別,需要開展差異化研究,才能制定出科學有效的防霾方法。
同時他認為,當前主要是盡快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法,將環境保護與政績考核掛鉤,充分調動地方保護環境的積極性。
> 委員呼吁:治霾需要從我做起
“我覺得我都受到了(霧霾的)影響了,我覺得喘氣兒都麻煩。”全國政協委員金鐵霖昨天上午對記者說。“現在的環境質量太差,我們大家都不滿意。”昨天下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林科院教授楊忠岐告訴記者,我們的社會發展、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如果百姓都長了病,即便發展了,又有什么用?有質量的呼吸更貼近百姓的切身利益。
“我覺得環保部任務很重責任很大,但是空氣這么不好,板子不能都打在環保部身上,空氣質量不好也不是環保部一家能解決的。要讓空氣質量好起來,高耗能高污染的行業不能發展了,我們每個人也要從我做起,這不光是政府的事。”楊忠岐說。全國政協委員、山東泰山體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卞志良也表達了類似觀點,他認為在國家大的政策治霾背景下,個人通過綠色出行等措施,可為治霾做應有的貢獻。
> 從小培育孩子環保理念 比僅僅治理霧霾更重要
“倫敦霧都都能治理好,我相信我們國家沒有辦不成的事兒!”昨天,全國政協委員、山東英才學院董事長楊文這樣告訴記者,她對中國治霾非常有信心,“相信隨著國家的重視、企業自律、群眾參與,我們的天空一定會晴空萬里!”她認為,有時環保的意識可能比治理措施還重要。“我建議應設置一些選修課,讓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到大學的每一個年齡階段,都要培養環保意識。這種環保的公民教育應該是終身的。”
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余輝則建議,鑒于空氣質量這么差,凡是PM2.5超標的城市,來年都不能燃放鞭炮。
來源:山東商報
- 上一篇:勞工局:不買勞工保險 最高罰款1.25萬澳門元 2014/3/5
- 下一篇:環保部部署專項檢查:不打招呼直接曝光 20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