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指點】審核時的判標技巧
現場審核時,審核員要經常及時地對所收集到的客觀證據和形成的審核發現進行符合性判斷.如何正確判斷,除深刻理解標準要求外,還需掌握一些技巧現以ISO9001:2008為例,將條款判斷的一些技巧介紹如下:
1) 最高管理者 標準中直接涉及到最高管理者要求的條款有:5.1管理承諾、5.2以顧客為中心、5.3質量方針、5.4策劃、5.5職責、權限與溝通、5.6管理評審等,如判斷上述條款有不合格項,往往意味著系統失效,且主要責任者是最高管理者,其不合格項所引起的隨后措施,可能會涉及整個質量管理體系,所以應慎判.
2) 更改 對設計、開發要求及相關文件的更改問題,應判7.3.7設計和開發更改的控制;對來自顧客產品要求相關文件的更改問題應判7.2.2與產品有關的要求的評審;對目標及相關文件的更改問題應判5.4.2質量管理體系策劃;對除上述判斷外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更改部均可判到4.2.3文件控制.
3) 標識 標準中直接涉及到標識的條款有:4.2.3文件控制、4.2.4質量記錄的控制、7.5.3標識和可追溯性、7.5.4顧客財產、7.5.5產品防護等.在對標識問題進行判斷時,應根據標識的對象、性質,尋找相應條款.
4) 記錄 標準中對要求有記錄而無記錄時,應判到所對應條款;對用于提供證據的記錄問題,應判到4.2.4質量記錄的控制;對作為產品實現質量記錄的策劃問題,應判到7.1產品實現的策劃.
5) 人員 標準各條款中,涉及到人員問題時,可采取由表及里的原則,如應知而不知,應會而不會,宜判到6.2人力資源.
6) 測量和監視 對過程中的人員、設備、工裝、材料、環境、方法、信息、時間等過程參數的測量和監視,應判到8.2.3過程的監視和測量;對進貨、半成品(在制品)、成品的特性的測量和監視應判到8.2.4產品的監視和測量;對生產和服務運作過程中的監測活動應判到7.5.1生產和服務提供的控制;對顧滿意與否的監測判到8.2.1顧客滿意。
7) 做法 實際做法有效,但未滿足規定要求,即合理不合法時應判不合格項;實際做法符合規定要求,但該規定做法不盡合理、科學,即合法不合理時,不應判不合格項。
8) 評審 標準中直接涉及到評審要求的條款有:5.1管理承諾、5.3質量方針、4.2.3文件控制、5.6管理評審、7.2.2與產品有關的要求的評審、7.3.1設計和開發策劃、7.3.2設計和開發輸入、7.3.4設計和開發評審、7.3.7設計和開發更改的控制、7.5.2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的確認、8.5.1持續改進、8.5.2糾正措施、8.5.3預防措施等.在對評審問題進行判斷時,應根據評審對象、性質及目的尋找相應條款。
9) 識別 標準中直接涉及到識別,要求的條款有:4.1總要求、4.2.3文件控制、4.2.4質量記錄的控制、7.3.4設計和開發評審、7.3.7設計和開發更改的控制、7.5.3標識和可追溯性、7.5.4顧客財產、7.6監視和測量裝置的控制、8.3不合格品控制、8.4資料分析等.在對識別問題進行判斷時,應根據識別場合、時機、對象、目的、范圍尋找相應條款。
10) 法律 向組織傳達遵守法律的問題,可判到5.1管理承諾;對組織知法的問題可根據涉及對象、范圍,分別判到5.2以顧客為中心和7.2.1與產品有關要求的確定和6.2.2能力、意識和培訓等條款;對組織守法的問題,可根據所處過程、場所,分別判到7.3.2設計和開發輸入、7.3.4設計和開發輸出;對組織行為是否符合法律法規評價問題,可根據評價目的、性質、對象,分別判到5.6管理評審、7.2.2與產品有關要求的評審、7.3.4設計和開發評審、8.2.2內部審核等條款。
- 上一篇:【方法工具】告訴你企業實施SPC的N個理由 2014/7/8
- 下一篇:個護 · 個人安全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方法 20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