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認證被國務院取消 或將改成備案制
國家食藥監總局放出通知稱2016年2月3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取消13項國務院部門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國發〔2016〕10號),規定取消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認證。繼GMP認證下放給省局之后,國家食藥監總局的簡政放權繼續推進。
有GAP認證但賣不上價格
2002年3月18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局務會審議通過了《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試行)》,該規范于2002年6月1日起施行。在實行了近14年之后,GAP認證卻一直處于十分尷尬的地位。
GAP認證推行的主要目的是規范中藥材生產,保證中藥材質量,對于藥企尤其是中藥企業提高產品標準化、現代化意義重大。
項目啟動之初,藥企積極性頗高,準備大干一場,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認證,但是,生產出來的藥材在市場上很難賣到一個好價格,在藥材市場上,價格仍然是最主要的標準,以好藥材生產出來的產品在招標市場上也未必能夠招到一個好價格,高價中標里面牽涉的因素太多了,GAP認證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因素。
信息來源:中國制藥網
據知情人士透露,有關藥品GAP認證,并不是強制性的認證,而是企業自愿申請認證的行為,沒有通過GAP認證的藥材一樣在市場上流通。目前國內不少大的中藥企業都建有GAP種植基地,比如用到三七的幾家大企業,基本都到了云南文山建了基地,這些基地都快連成一片了。
但由于種植面積有限,遠遠滿足不了企業的需求,企業用于生產中成藥的原料中,很多還得從市場上采購,另外要維護這個GAP種植基地的運行,也要投入不菲的費用,導致原料成本居高不下,全部用GAP藥材的話,生產的藥品成本根本無法在市場上競爭,所以在整體上,GAP沒有達到整體提高行業藥品質量的目的。
在缺乏市場追捧的情況下,藥企對GAP認證并不積極。
由于藥材品類眾多,GAP認證14年來,只有少數藥材完成了”種植質量規范“,更多的品種還是沒有形成標準,也就無法開展認證工作,這注定了GAP不能做到全覆蓋。
中藥材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中藥材GAP基地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中藥材GAP基地認證從2004年至2014年6月,共有152個基地通過中藥材GAP認證。
一位中藥行業人士表示,GAP認證在后期執行過程中出現了走形,很多GAP認證只是為了獲得國家支持拿到政府的補貼。
認證取消監管或更嚴
坊間流傳的消息稱,GAP認證雖然取消,但是,未來或將改成備案制。亦有消息稱,GAP認證或也將像GMP認證一樣下放省局,或者是由外部第三方承擔GAP認證的相關工作。
此次,國家局取消GAP認證和國家藥監總局監管思路的轉變非常吻合,即藥監部門發揮監督作用,將質量等責任的主體落實到企業身上,企業成為藥品質量等的第一責任人,政府不會通過認證等形式給予背書。
國家監管思路的轉變其實在去年就已經非常明顯。去年,國家食藥監總局在進行藥物臨床實驗自查和核查中,國家總局領導在歷次講話中,反復重申的一個觀點就是藥物臨床試驗存在問題,藥企是責任的主體。GMP認證下放到省局,國家局不斷加強飛檢,其實都是重申企業的主體責任。
對于業界擔心的GAP認證取消后,藥材監管力度將削弱的問題,業界表示,完全不會發生。去年一年,藥監飛行檢查,藥品質量抽檢,飲片或者中藥飲片企業一直都是檢查的重點,可見,監管部門對產品質量的監管更為嚴格。
- 上一篇:樓繼偉:下一步要修改勞動合同法 2016/2/20
- 下一篇:新版GB/T 19001《質量管理體系 要求》將有這些變化 201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