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名詞解釋的一般術語
101.熔敷系數
熔焊過程中,單位電流、單位時間內,焊芯(或焊絲)熔敷在焊件上的金屬量(g/(A?h))。
102.合金過渡系數
焊接材料中的合金元素過渡到焊縫金屬中的數量與其原始含量的百分比。
103.熔敷效率
熔敷金屬量與熔化的填充金屬(通常指焊芯、焊絲)量的百分比。
104.送絲速度
焊接時,單位時間內焊絲向焊接熔池送進的長度。
105.保護氣體流量
氣體保護焊時,通過氣路系統送往焊接區的保護氣體的流量。通常用流量計進行計量。
106.焊絲間距
使用兩根或兩根以上焊絲作電極的電渣焊或電弧焊時,相鄰兩根焊絲間的距離。
107.稀釋
填充金屬受母材或先前焊道的熔入而引起的化學成分含量降低,通常可用母材金屬或先前焊道的填充金屬在焊道中所占質量比來確定。
108.預熱
焊接開始前,對焊件的全部(或局部)進行加熱的工藝措施。
109.后熱
焊接后立即對焊件的全部(或局部)進行加熱或保溫,使其緩冷的工藝措施。它不等于焊后熱處理。
110.預熱溫度
按照焊接工藝的規定,預熱需要達到的溫度。
111.后熱溫度
按照焊接工藝的規定,后熱需要達到的溫度。
112.道間溫度(俗稱層間溫度)
多層多道焊時,在施焊后繼焊道之前,其相鄰焊道應保持的溫度。
113.焊態
焊接過程結束后,焊件未經任何處理的狀態。
114.焊接熱循環
在焊接熱源作用下,焊件上某點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過程。
115.焊接溫度場
焊接過程中的某一瞬間焊接接頭上各點的溫度分布狀態,通常用等溫線或等溫面來表示。
116.焊后熱處理
焊后,為改善焊接接頭的組織和性能或消除殘余應力而進行的熱處理。
117.焊接性
材料在限定的施工條件下焊接成按規定設計要求的構件、并滿足預定服役要求的能力。焊接性受材料、焊接方法、構件類型及使用要求四個因素的影響。
118.焊接性試驗
評定母材焊接性的試驗。例如:焊接裂紋試驗、接頭力學性能試驗、接頭腐蝕試驗等。
119.焊接應力
焊接構件由焊接而產生的內應力。
120.焊接殘余應力
焊后殘留在焊件內的焊接應力。
- 上一篇:堅持原則的質量人,你該學會說“不” 2014/10/6
- 下一篇:焊接工藝參數對焊縫形狀的影響 201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