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全面質量管理與SPC的關系嗎?
人類的質量管理思想與實踐活動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們將質量管理分為三個階段:質量檢驗階段、統計質量控制階段、全面質量管理階段。而我們如今所處的時代就是全面質量管理的時代。
全面質量管理的宗旨可概括為:顧客為中心、預防為主、數據說話、遵循PDCA循環,其中的預防為主、數據說話也正是SPC的功能所在,換句話說,現代制造企業的全質量管理離不開SPC。
預防為主
全面質量管理要求以預防為主,分析影響產品、服務的各種因素,并在生產、服務過程發生之前進行控制。這與SPC的工作內容不謀而合。SPC應用統計技術對生產、服務過程中的各個階段進行評估和監控,建立并保持過程處于可接受的并且穩定的水平,從而保證產品和服務符合規格。一旦生產、服務過程出現變異事件,即所生產的產品將要不符合規格時,SPC將立即觸發報警機制,工作人員通過分析SPC的重要監測工具——控制圖來判斷產生變異事件的不良因素并及時消除。這就預防了生產過程中廢品的產生,為企業減少損失與浪費,從而達到全面質量管理的目的。
數據說話
產品、服務質量是通過一些定量化指標反映出來的,對產品、服務質量形成過程中的質量數據進行記錄、整理、分析,便于管理者發現質量問題,掌握質量變化的規律,提出改進和提高產品、服務質量的措施。SPC之所以能夠監測生產過程的偶然波動和異常波動,正是以數據作為背后的支撐和依據,即用數據說話。SPC工作過程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是收集數據,根據數據計算樣本極差、樣本標準差,然后繪制SPC控制圖進行過程監控。可見SPC所反映的狀態均始于數據收集這一環節,如果沒有數據,那么SPC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但是,如何采集數據?以何種頻率采集數據?是否采集的數據越多越好?這都是在數據采集過程中值得注意的幾點。
全面質量管理方法和手段很多,但沒有哪種工具能夠如實時SPC這樣切合全面質量管理的宗旨,并為全面質量管理的貫徹實施推波助瀾,用盡極致。
【文章摘自,盈飛無限(InfinityQS)SPC知識庫。】
- 上一篇:通用電氣非根堡姆的全面質量管理 2014/5/31
- 下一篇:用質量解讀沃爾瑪10大經營智慧 201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