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要十天 現在十分鐘 環評登記表網上備案制改革首單落在杭州
來源:中國環境報 駿景咨詢
通訊員王雯 記者晏利揚1月3日杭州報道 新年第一個工作日,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城市建設發展中心前期部部長嚴晨早上八點便趕到辦公室。登錄市環保局網站主頁,點擊進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網上備案鏈接,從注冊、在線填報、提交,到系統自動生成備案編號和回執,只花了短短10分鐘時間,她就完成了該區一所新建小學工程的環評網上備案。
“真沒想到,以前至少要10個工作日的環評審批,現在只要10分鐘就完成了。”嚴晨樂呵呵地說。讓她更沒想到的是,她這一單備案,也成為全國建設項目環評登記表網上備案制改革的首單。
網上備案既便利企業又節約行政成本
嚴晨告訴記者,以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行政審批必須到區環保分局審批窗口現場辦理,從進件受理、公示到完成審批,至少需要10個工作日。上個月底,她到拱墅區環保分局辦理由該區城市建設發展中心和杭州某公司聯合建設的該區祥符單元地塊小學工程時,區環保分局管理科胡立偉科長告知她,自今年1月1日起,環境保護部將實施新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管理辦法》,像她辦理的登記表項目,只需要網上備案即可,既簡化了手續又節省了時間。在胡科長的指導下,她事前已詳細了解了備案操作規程,因此,她今天一早僅用10分鐘就完成網上備案,效率提高許多。
記者從浙江省環保廳了解到,環評需要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建設項目,多為餐飲、洗浴、賓館、美容美發、洗車等三產服務業,對環境影響小,即不需要對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據統計,該類項目約占全國環保審批數量的近半,增加了環保部門行政成本和企業負擔。改革后,建設單位只需在建成并投入生產運營前,登錄網上備案系統注冊真實信息,在線自行填報并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待網上備案系統自動生成備案編號和回執,備案即為完成。整個過程無須環保部門進行審核審批,無疑便捷不少。
“對企業來說可以更便捷、更快地辦理備案登記,對環保部門來說,則大大降低了行政運行成本。”浙江省環保廳建設項目管理處舒軍龍表示,省去敲章審批的繁瑣,環保部門可將工作重心回歸到污染控制上來,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到需要編制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的較大項目或重大項目上,做細做實,從而提高環評審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同時,環保部門也將側重于前期指導服務工作,向社會公告網上備案系統的地址鏈接信息,并將環保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相關法律法規、管理要求及時在備案系統中公開,為建設單位辦理備案手續提供便利。
弱化審批同時強化服務與事中事后監管
環評登記表改為網上備案制,并不等于環保管理的松懈。
“網上備案制更加強調了建設單位的主體責任,明確了業主承擔的相應法律責任。”胡立偉告訴記者,分局去年共受理470多個項目辦理環評登記表手續。管理科有限的幾個工作人員,只能埋頭審批事務中,難以做好建設項目的“三同時”跟蹤管理。網上備案制改革后,企業的主體責任得到強化,他們也能從繁重的事前審批中解脫出來,更加注重強化事中事后的監管工作。
舒軍龍也表示,改革之后,環保部門將通過信息公開、公眾參與、日常督查等方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備案完成后,縣級環保部門必須通過其網站同步向社會公開項目備案信息,接受公眾監督。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如果發現建設單位有環境影響登記表弄虛作假、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擅自降低環境影響評價等級等違法行為的,有權向環保部門或者相關部門舉報,違法行為一經查實將嚴肅處理。同時,備案項目也被納入有關環境監管網格的管理范圍,環保主管部門或其他負有環保督查職責的部門可以采取抽查、根據舉報進行檢查等方式,對建設單位是否遵守備案承諾、落實環保措施的情況開展督查檢查,對存在投訴或舉報的備案項目進行重點檢查。
- 上一篇:沒有啦
- 下一篇:解讀 | 新版 GB/T 19001 已發布!八大主要變化解 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