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不大但能卡住企業咽喉 深圳環保部門揪出9個“蠅貪”
7月16日訊(記者 張玲 通訊員 汪林豐)提起環保部門,在很多市民眼中,可能是個“冷衙門”,從反腐的角度看,多年來環保部門人員似乎也牽涉不多。然而,2014年上半年,風向似乎變了,記者7月16日從深圳市人民檢察院獲悉,今年上半年深圳檢察機關查處基層環保部門工作人員受賄案9件共計9人,其中寶安區環境保護與水務局7人、南山區環境保護與水務局2人。目前,該9名人員正陸續進入審查起訴環節,其中2人已被提起公訴。
一位辦案檢察官用“蠅貪”來概括了這些涉案人員的特性:“他們是傳統視角中‘冷衙門’中的基層工作人員,平時不容易被引起關注,但直接與企業、群眾打交道;他們都是正式的國家公務人員,但級別都不太高,最高才是正科級;他們手中的權力不算大,但擅長運用的話,足以卡住轄區相關企業的咽喉;他們每次收的錢都不算太多,最常見的是三五千左右,但累計起來往往能達到數萬直至數十萬元;他們大小紅包各類禮品等都通吃,但互相之間并不避諱,以至于受賄還帶有群體性。”
被“銀彈”擊中后的“高抬貴手”
作為一家負責污水處理的運營商,某環保科技公司的負責人袁某,需要長期和基層環保部門打交道。用他的話說,“必須和他們搞好關系,并希望他們對我的污水運營項目和我負責的污染企業關照一下。”
而正是這種“搞好關系”,寶安區環境保護與水務局中,7名工作人員均被袁某的“銀彈”擊中,并在環保批文、環境監測、行政執法等相關環節為其提供便利或幫助。
同樣的是,轄區內多家污水處理運營商、污染企業等,都要仰仗基層環保部門的“高抬貴手”。記者獲悉,環保部門工作人員有時候這抬手的“動作”都讓人震驚。
如2013年11月底,寶安區環境保護與水務局執法員張某在執法大檢查時,采集了某公司的廢水處理設施排水口水質樣品,準備送去檢測。該公司負責人即打電話過來,明確說其公司的水質“不達標”,希望張某幫忙“處理”一下采集的水樣。
張某心領神會,于是將放在執法車上的該公司水質樣品瓶內的大部分水樣倒掉,并加滿礦泉水。后經檢測,該公司的水樣順利“達標”。
如果樣品已被送進了檢測站,他們依然有辦法。如2012年5月某公司運營的一個項目的水樣被采集送進了檢測站,該公司經過自己化驗發現指標超標,于是公司負責人趕緊打電話給寶安區環境保護與水務局下屬環境監測站的站長李某,李某則直接去了樣品保管室,用自來水稀釋送來檢測的樣品,確保樣品檢測“達標”。
還有為他人刪改筆錄的。如2013年中秋前,寶安區環境保護與水務局執法人員在檢查中,發現某公司有擴大生產規模,其增設的工藝違反了環保規定。檢查完的第二天,該公司總經理即找到執法員梁某,希望能在檢查筆錄中給予關照。執法員梁某馬上答應,并在檢查筆錄中刪除了關鍵字眼。
一位辦案檢察官對此很有感慨地說,“這些基層工作人員,本應肩負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權的使命,被銀彈擊中后卻成了那些不良企業的代言人。”
來源:深圳新聞網
- 上一篇:四川、寧夏兩地工會聯動維權為塵肺病農民工索賠成功 2014/7/17
- 下一篇:歐盟用法律守護直接飲用水 2014/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