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爾化學:無氰電鍍液讓工人遠離職業病危害
2014-4-2 14:42:21??????點擊:
浙江在線·浙江科技新聞網04月02日訊 (記者 趙磊)提到電鍍,就不得不說氰化鈉,它是很有效的絡合劑,通過氰化鈉進行電鍍工藝加工后,原材料不但防腐蝕性、耐磨性、導電性、反光性等性能得到增強,就連美觀度都得到大幅增加。但氰化鈉并非完美的絡合劑。它含有劇毒,且在電鍍過程中會分解產生有害氣體,在危害操作人員身體健康的同時,對環境也造成了惡劣影響。
十幾年前,我國就將含氰電鍍列入淘汰工藝,浙江省也在2011年發文明確淘汰氰化電鍍。但目前,國內仍有70%以上的電鍍廠采用氰化電鍍工藝。無氰化電鍍應用市場潛力巨大,吸引了國內外眾多企業涉足該領域研發。
巴菲爾化學(衢州)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的新型絡合劑暨BF無氰堿銅電鍍液在業內引起了一場“地震”,讓鍍銅工藝向“無氰時代”邁進了一大步。
作為一名學者型企業家,孫榆瑋早在2009年創辦“巴菲爾化學”之前,就是杭州一家化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他的研究成果還曾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項榮譽。曾長期從事聚合磷酸鹽的研究的他2009年從科研人員變身企業家,成立了衢州巴菲爾化學有限公司。
孫榆瑋表示,公司成立之初主要從事焦磷酸鹽生產,由于工作原因接觸了很多的電鍍專家,對困擾行業的氰化鈉問題頗有感觸,這才下動了攻克這一世界級難題的心思。
“當初我們請了專家來領銜研究,但是專家勸我放棄。”孫榆瑋介紹說,早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世界各國就開始進行非氰電鍍工藝的研發,并取得了許多成果,但是基本上都局限在實驗室,很難應用到實際的生產中。
在研發實驗過程中,孫榆瑋和他的團隊一刻也沒有放松過,工作時間常以24小時為單位計算。經歷了反復的實驗,投耗費大量精力與近2000多萬的研發經費之后,孫榆瑋和他的團隊終于合成出BF無氰堿銅電鍍液——氰化鈉絡合劑的替代品。
如何將研發成功后的產品成功投入生產當中,孫榆瑋也經歷了一番小周折。他先在杭氧仁和電鍍有限公司小規模開展了10個月的試鍍測試,對方對測試效果十分滿意,于是改造了整條鍍銅生產線。運行一段時間之后,新的生產線不僅為企業節省了成本、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效率,同時保障了工作人員的身體狀況。嘗到甜頭的企業如今已經和巴菲爾簽訂了長期合同。
現如今,有不少企業都主動聯系孫榆瑋,希望用他的技術改造自己的生產線。孫榆瑋也表示,希望通過自己的技術,可以讓更多的電鍍工人們遠離氰化物,遠離劇毒。
十幾年前,我國就將含氰電鍍列入淘汰工藝,浙江省也在2011年發文明確淘汰氰化電鍍。但目前,國內仍有70%以上的電鍍廠采用氰化電鍍工藝。無氰化電鍍應用市場潛力巨大,吸引了國內外眾多企業涉足該領域研發。
巴菲爾化學(衢州)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的新型絡合劑暨BF無氰堿銅電鍍液在業內引起了一場“地震”,讓鍍銅工藝向“無氰時代”邁進了一大步。
作為一名學者型企業家,孫榆瑋早在2009年創辦“巴菲爾化學”之前,就是杭州一家化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他的研究成果還曾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項榮譽。曾長期從事聚合磷酸鹽的研究的他2009年從科研人員變身企業家,成立了衢州巴菲爾化學有限公司。
孫榆瑋表示,公司成立之初主要從事焦磷酸鹽生產,由于工作原因接觸了很多的電鍍專家,對困擾行業的氰化鈉問題頗有感觸,這才下動了攻克這一世界級難題的心思。
“當初我們請了專家來領銜研究,但是專家勸我放棄。”孫榆瑋介紹說,早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世界各國就開始進行非氰電鍍工藝的研發,并取得了許多成果,但是基本上都局限在實驗室,很難應用到實際的生產中。
在研發實驗過程中,孫榆瑋和他的團隊一刻也沒有放松過,工作時間常以24小時為單位計算。經歷了反復的實驗,投耗費大量精力與近2000多萬的研發經費之后,孫榆瑋和他的團隊終于合成出BF無氰堿銅電鍍液——氰化鈉絡合劑的替代品。
如何將研發成功后的產品成功投入生產當中,孫榆瑋也經歷了一番小周折。他先在杭氧仁和電鍍有限公司小規模開展了10個月的試鍍測試,對方對測試效果十分滿意,于是改造了整條鍍銅生產線。運行一段時間之后,新的生產線不僅為企業節省了成本、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效率,同時保障了工作人員的身體狀況。嘗到甜頭的企業如今已經和巴菲爾簽訂了長期合同。
現如今,有不少企業都主動聯系孫榆瑋,希望用他的技術改造自己的生產線。孫榆瑋也表示,希望通過自己的技術,可以讓更多的電鍍工人們遠離氰化物,遠離劇毒。
來源 :浙江科技新聞網
- 上一篇:乘坐電扶梯 這樣才安全 2014/4/2
- 下一篇:聯合國報告稱尚不能確認福島災民更易患癌癥 20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