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于今日開始實施“黑名單”管理辦法,環境違法企業將處處受限
▼
通過不正常運行防治設施來違法排放污染物
用偷排方式來獲取利益
以偽造監測數據來逃避監管
……
那么從8月22日,也就是從今天開始,你就不會再抱著這樣的僥幸心理。
省環保廳消息
我省于今日實施《浙江省環境違法“黑名單”管理辦法(試行)》制度(以下簡稱“試行辦法”)。如果企業有環境違法行為,不僅要面對著處罰整改,還要被納入社會信用體系,讓違法企業在行政審批、融資授信、資質評定、政府采購等管轄工作中處處受限。
這13類違法行為要上“黑名單“
在新實施的“試行辦法”制度中,哪些企業將有可能被列入“黑名單”?根據“試行辦法”規定,“具有嚴重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規定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span>
細看這13類認定,只要是“構成環境犯罪的;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防治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的”等13類情形,都符合“黑名單”認定條件。
在認定程序上,省、市兩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都有認定“黑名單”的權限,縣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環境違法“黑名單”信息進行采集,并將采集的數據上報給上一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
這份“黑名單”會實行動態更新,設區市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將所轄區域認定的“黑名單”信息,于每季度首月15日前報送省環保主管部門。省環保主管部門負責省本級“黑名單”的認定、全省黑名單信息的統一匯總、發布。環境違法“黑名單”每季度公布一次,由省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通過“信用浙江”網站、門戶網站、“浙江環保”官方微博等媒介向社會公開。
三年沒撤出黑名單將限制發展
更為嚴厲的是,這份環境違法“黑名單”已經列入省級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進行管理,并實施聯合懲戒。由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與發改、經信、財政、稅務、工商、質監、安監、海關等部門以及銀行、證券、保險監管機構建立通報機制。并且在行政審批、融資授信、資質評定、政府采購等管轄工作中對涉及企業都予以限制。
“建立環境信用評價制度,將環境違法企業列入‘黑名單’并向社會公開,將其環境違法行為納入社會信用體系,讓失信企業一次違法、處處受限?!闭憬…h保廳工作人員表示,以后企業的違法成本將會越來越高。
進入環境違法企業“黑名單”后,原則上的管理期限為三年。按照“試行辦法”內容,“環境違法‘黑名單’信息公布期限為3年,公布期限屆滿,省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將其信息從門戶網站上公布的‘黑名單’中撤除,轉入‘黑名單’后臺數據庫,對其列入‘黑名單’的記錄做永久保存?!?/span>
在被列入環境違法“黑名單”的企業,要想改過自新,也有一次“信用修復”的機會。按照“試行辦法”內容,在環境違法“黑名單”信息公布六個月后,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認為其環境違法行為已整改到位,可向作出認定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提出信用修復的申請。
環保部門會進行審核通過后,違法企業還要選擇門戶網站或當地主要媒介進行7個工作日公示,然后由作出認定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在公示結束15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修復的決定,并上報、報備給其他相關部門。
來源:浙江在線 記者 陳中志 通訊員 邵甜- 上一篇:顧客重要,還是員工重要? 2016/8/29
- 下一篇:新舊《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規則》的區別 2016/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