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管理所需要掌握的關鍵知識及管理工具介紹
三、人力資源規劃管理
9、德爾菲法
德爾菲法也稱專家調查法,是一種采用通訊方式分別將所需解決的問題單獨發送到各個專家手中,征詢意見,然后回收匯總全部專家的意見,并整理出綜合意見。隨后將該綜合意見和預測問題再分別反饋給專家,再次征詢意見,各專家依據綜合意見修改自己原有的意見,然后再匯總。這樣多次反復,逐步取得比較一致的預測結果的決策方法。
10、定員定額法
定員定額法是指在特定的生產技術條件下,為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運行,對企業各崗位所需配備的具有一定素質的各類人員所預先設定的限額。
11、管理人員接續計劃法
管理人員接續計劃法是對現有掛歷人員的狀況進行調查評價后。列出未來可能的管理人選的一種人員供給預測方法。該方法被認為是把人力資源規劃和企業戰略結合起來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12、馬爾科夫模型
馬爾可夫鏈模型主要是分析一個人在某一階段內由一個職位調到另一個職位的可能性,即調動的概率。該模型的一個基本假設就是,過去的內部人事變動的模式和概率與未來的趨勢大體相一致。實際上,這種方法是要分析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的流動趨勢和概率,如升遷、轉職、調配或離職等方面的情況,以便為內部的人力資源的調配提供依據。
四、工作分析與評價管理工具
13、觀察法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觀察法指工作分析人員直接到現場,親自對特定對象(一個或多個工作人員)操作進行觀察、收集、記錄有關工作的內容,工作間的相互關系,人與工作的作用,以及工作環境、條件等信息,最后把取得的職務信息歸納整理為適用的文字資料。
14、工作日志法
現場工作日記法也稱為工作日志法,是在企業主管人員的領導下由員工本人自行進行、按活動發生的先后順序隨時填寫的一種職務分析方法。此方法所獲得的信息可靠性很高,有利于管理人員了解員工實際工作的內容、責任、權利、人際關系及工作負荷。現場工作日記記錄的內容不但對職位分析有用,而且也是自我診斷的工具。
15、關鍵事件法
關鍵事件法是由美國學者福萊·諾格(John C. Flanagan)和伯恩斯(Baras)在1954年共同創立的的,它是由上級主管者紀錄員工平時工作中的關鍵事件:一種是做的特別好的,一種是做的不好的。在預定的時間,通常是半年或一年之后,利用積累的紀錄,由主管者與被測評者討論相關事件,為測評提供依據。
16、職位分析問卷
職位分析問卷法(Position Analysis Questionnaire,PAQ),是一種結構嚴謹的工作分析問卷,是目前最普遍和流行的人員導向職務分析系統。它是1972年由普渡大學教授麥考密克(E.J. McCormick)、詹納雷特(P. R. Jeanneret)和米查姆(R.C. Mecham) 設計開發的。設計者的初衷在于開發一種通用的、以統計分析為基礎的方法來建立某職位的能力模型,同時運用統計推理進行職位間的比較,以確定相對報酬。目前,國外已將其應用范圍拓展到職業生涯規劃、培訓等領域,以建立企業的職位信息庫。
17、管理職位描述問卷法
所謂MPDQ(management position descriptionquestion)指利用工作清單專門針對管理職位分析而設計的一種工作分析方法。它是一種管理職位描述問卷方法,它是一種以工作為中心的工作分析方法,是國外近年的研究成果。這種問卷法是對管理者的工作進行定量化測試的方法,它涉及管理者所關心的問題、所承擔的責任、所受的限制以及管理者的工作所具備的各種特征,
18、職能工作分析法
職能工作分析法是由美國勞工部提出的,由美國培訓與就業服務機構開發。后來,法因(Sindey·A·Fine)對職能工作分析作了某些修改和詳細說明,其中包括對任務描述方式的特殊規定。
19、職位說明書
職務說明書是工作分析人員根據某項職務工作的物質和環境特點,對工作人員必須具備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進行的詳細說明。它是職務分析的結果,是經職務分析形成的書面文件。
20、崗位排列法
崗位排列法是有關人員組成合格的專門機構,如崗位評定委員會;根據崗位調查資料或崗位說明書做出簡潔的、易于對比的崗位描述;確定評定標準,對各個崗位打分;評定結果匯總,計算平均得分,進而得出個崗位的綜合相對次序。這種方法易出現主觀傾向,應通過培訓提高評價人員的價值判斷力,或可通過重復評價三次取平均值來消除主觀誤差。
21、崗位分類法
崗位分類法需事先確定工作等級標準,并給出明確定義,然后將各崗位工作與這一設定的標準進行比較,從而將待評估崗位確定到各等級中去。
22、因素比較法
因素比較法最初是評分法的一個分支。1926年由高速交通股份公司的E·J·本奇和他的助手們最先提出,他們是在試圖完善評分法時創立了因素比較法的最初形式。因此,因素比較法仍然體現了評分法的一些原則,但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因素的配分形式和工作等級轉換成工資結構的方法不同。從某種程度上講,這種方法是一種混合方法,兼有崗位排列法和崗位評分法的特征。
23、因素計點法
因素計點法是通過若干因素來評定各個職位的價值大小,由于其具有較高的準確性與適當的成本,是目前國內咨詢公司中最廣泛使用的崗位評估方法。
24、海氏評價法
海氏評價法又稱“指導圖表——形狀構成法”,是由美國工資設計專家愛德華·海(Edward Hay)于1951年研究開發出來。這一方法有效地解決了不同職能部門的不同職務之間相對價值的相互比較和量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