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保部解讀公民行為準則:以保護群眾健康為出發(fā)點
問:《準則》對公民行為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準則》內容定位于引導、倡導、呼吁,注重涵蓋公民的知情權、監(jiān)督權和參與權,倡導公民履行保護大氣的義務。 《準則》共有8條內容,分別是:關注空氣質量、做好健康防護、減少煙塵排放、堅持低碳出行、選擇綠色消費、養(yǎng)成節(jié)電習慣、舉報污染行為、共建美麗中國。《準則釋義》對《準則》的每條內容逐一對應,并做出了解釋。
問:《準則》為何沒有規(guī)定量化的行為要求?
答:《準則》給出了公民為減少大氣污染可采取的主要行動,但沒有規(guī)定量化的行為要求,主要是因為公民行為方式受工作性質、生活習慣、經濟水平、區(qū)域特點等多種因素影響,無法給出統(tǒng)一規(guī)定。應通過提高公民環(huán)境意識,樹立環(huán)境道德理念,培養(yǎng)公民“同呼吸 共奮斗”的責任感。公民在遵守大氣污染防治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前提下,根據(jù)個人實際情況,積極采取減少大氣污染的行動,自覺做到“同呼吸 共奮斗”,攜手共建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家園。
問:《準則》是否征求了社會各方面意見?
答:為編制好《準則》,我們首先對《準則》的體例、內容進行深入討論、集思廣益,明確編寫思路。之后,我們到各有關部門和基層單位進行充分調研和征求意見,還通過座談、郵件、電話等方式,邀請政府部門、研究機構、教育專家、新聞媒體、基層工作者、青年學生、社區(qū)代表在內的各界人士充分參與交流討論,廣泛聽取并吸收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在以上工作基礎上,編寫完成《“同呼吸 共奮斗”公民行為準則》。
問:環(huán)境保護部將圍繞《準則》實施開展哪些工作?
答:為使公眾知曉《準則》內容,自覺做到“同呼吸 共奮斗”,我們將在近期集中開展宣傳工作,通過張貼宣傳掛圖、播放宣傳片、邀請各界代表參與討論、招募和培訓志愿者開展社會宣傳等活動,宣傳、貫徹和實施《準則》,普及大氣污染防治科學知識,使公眾認識到全社會共同行動開展大氣污染防治的必要性,以及個人在防治大氣污染和個人健康防護方面應履行的義務和應采取的行動。
我們也希望廣大新聞媒體的朋友們關注《準則》的發(fā)布,與我們一起推動《準則》在公眾中廣泛傳播,幫助公眾理解、接受和踐行《準則》,動員大家積極參與大氣污染防治,共同改善空氣質量。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上一篇:核安全是最大的環(huán)保 2014/8/13
- 下一篇:福建省健全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總量調控機制 201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