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使命隨企業不同而不同,有的著眼于服務創新,有的力圖防范知識產權法律風險,有的爭取知識產權資產的保值增值,總的說來都是為了企業知識產權利益的最大化,從而為企業贏得競爭優勢,實現企業的使命。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特點
(1)系統性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理念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理念是指整個管理體系的建立、健全和不斷完善所需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一般來說,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服務于企業的經營目標,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要統一于企業的戰略思想。只有為企業的經營目標服務,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方能不失去方向感,企業才能從知識產權管理中獲得價值,反過來進一步促進知識產權的不斷發展。
創新可以被定義為一項賦予人力和物質資源以更新和更強創造財富的能力的任務,管理者必須把社會的需要轉變為企業的盈利機會。
知識產權相關知識介紹:
1、知識產權管理的概念是什么?
是指為了規范知識產權工作,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制度的重要作用,促進自主創新和形成自主知識產權,推動知識產權的開發、保護、運營,由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人員利用法律、經濟、技術、行政等方式方法所實施的有計劃的組織、協調、謀劃和利用的活動。
2、知識產權管理的作用與意義是什么?
作用:
(1)促進企業的技術創新。現代企業一個很重要的發展特點就是持續不斷地創新。創新是現代企業發展的“靈魂”。
(2)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企業的競爭體現在市場上,市場的競爭體現在商品上,商品的競爭體現在技術上,技術的競爭體現在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利用上。
意義:
(1)加強知識產權管理是我國企業在WTO框架下生存與發展的必然條件;
(2)加強知識產權管理是我國技術創新發展的必然要求;
(3)加強知識產權管理是提升我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必要手段。
3、企業管理與知識產權管理的關系是什么?
知識產權管理和企業管理是兩個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的概念。知識產權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下位概念,企業管理包括了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要和企業管理相結合,使知識產權的管理符合企業整體管理的運行狀態,所以說,知識產權管理和企業管理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4、知識產權管理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知識產權管理具有與企業管理的一般特征相似的基本特征:
(1)有效地實現預定的管理知識產權的目標;
(2)勝任知識產權管理的專業管理者;
(3)管理對象是知識產權以及相關的活動。
知識產權管理還具有知識管理的基本屬性:
(1)管理目標的柔性化;
(2)管理過程的人本化。
特有的專屬特征:
(1)戰略性。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權成為最核心的權利,知識產權管理已經成為管理活動中關系全局的內核,因而具有影響全局的戰略性特征
(2)復合性。知識產權管理將根據知識產權活動的具體情況,有機地整合有關的知識和技能,因而具有明顯的復合性特征。
(3)綜合性。知識產權管理必然包括了計劃、組織、執行與控制等一系列的綜合過程在內的復雜的系統工程,具有多階段、多任務、多目標、多活動、多行為、多關系等綜合性特征。
5、知識產權管理的主要原則是什么?
基本原則:
(1)講求經濟效益的原則
(2)正確處理責、權、利三者關系的原則
(3)優化內部管理的原則
特別原則:
(1)符合我國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的原則
(2)符合知識產權管理科學規律的原則
(3)符合企業技術進步和發展客觀需要的原則
(4)符合國際技術經濟交流與合作的慣例和共同準則
6、知識產權管理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知識產權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1)知識產權的獲取管理。主要為知識產權的自主創新管理;技術類、標識類、傳播類知識產權的獲取管理;其他類知識產權的獲取管理;品牌、著名商標管理;技術標準管理等。
(2)知識產權的維護管理。主要為知識產權的保護與侵權救濟;知識產權的維持與放棄。
(3)知識產權的應用管理。主要有知識產權的市場管理;知識產權的特許經營管理;對失效知識產權的應用管理。
(4)知識產權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知識產權的人力資源、知識產權工作機構、知識產權信息、知識產權保密、知識產權檔案、知識產權的資產、知識產權的海關管理及國家計劃項目的知識產權管理等方面的內容。
(5)知識產權的國際經營管理。主要是指企業在國際經營過程中,針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與利用所實施的管理活動,對于企業來說,主要包括知識產權的國際組織和國際公約以及知識產權的國際競爭管理等內容。
7、知識產權管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以知識為核心。把知識放在核心位置,管理以知識為核心,交流以知識為對象,學習以知識為目標,創新以知識為基礎,競爭以知識為力量。
(2)構建有利于集體智慧發揮的組織結構。組織結構既有橫向的部門分置,也有縱向的領導和隸屬。但無論是橫向管理上的互相配合,還是縱向管理上的相互負責,都應該采取柔性的管理方式。
(3)實現知識資源的共享。人人在自覺學習他人知識的同時還能毫無保留地貢獻自己的知識。
(4)設立知識主管。現代企業應該設立(或是有特定的人兼任)一個類似總工程師技術主管的職位。
8、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建設有哪二種基本模式?
第一種模式是制訂一份統一、全面的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該管理規范由企業的最高決策層來制定;另一種模式是將一些比較原則性的內容集中在一份文件中加以規定,而將其他較具體、有較強操作性的內容在按照一定標準在另外幾個文件中規定。
9、知識產權管理的制度建設有哪些必須注意事項?
(1)知識產權管理實際就是企業知識資本的優化管理;
(2)確定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的模式;
(3)企業內部的知識產權管理規范應該具有完備性、邏輯性和可操作性;
(4)積極建設企業知識產權文化。
10、何謂“知識產權戰略”?
知識產權戰略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運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為充分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獲得與保持競爭優勢并遏制競爭對手,謀求最佳經濟效益而進行的整體性籌劃和采取的一系列的策略與手段。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是指:企業為獲取與保持市場競爭優勢,運用知識產權制度進行確權、保護與運用從而謀取最佳經濟效益的策略和手段。
11、我國知識產權戰略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綱要》站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頂層戰略設計的高度,對我國面臨的形勢和挑戰進行了概括,確定了指導方針,明確了戰略重點和重大舉措,提出到2020年我國成為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較高的國家的宏偉目標。
(1)提出了近五年的階段目標及到2020年把我國建設成為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較高國家的戰略目標。
(2)確定了“激勵創造、有效運用、依法保護、科學管理”十六字指導方針。
(3)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核心在于制度變革,重點是完善知識產權制度。
(4)從專利、商標、版權等不同的知識產權類型明確了七大專項任務,從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四大運行環節出發確定了九大方面的重點戰略舉措。
12、簡述我國知識產權戰略的九大舉措。
(1)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能力;
(2)鼓勵知識產權轉化運用;
(3)加快知識產權法制建設;
(4)提高知識產權執法水平;
(5)加強知識產權行政管理;
(6)發展知識產權中介服務;
(7)加強知識產權人才隊伍建設;
(8)推進知識產權文化建設;
(9)擴大知識產權對外交流合作。
二、名詞術語
知識產權管理(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是指為了規范知識產權工作,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制度的重要作用,促進自主創新和形成自主知識產權,推動知識產權的開發、保護、運營,由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人員利用法律、經濟、技術、行政等方式方法所實施的有計劃的組織、協調、謀劃和利用的活動。
企業管理(Business management):是指企業為了有效實現自己的組織目標,由專門的管理人員利用專門的知識、技術和方法對企業活動進行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的過程。
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是對知識生產(創新)、分配、交流(交換)、整合、內化、評價、改進(再創新)全過程進行管理的活動。
管理主體(Management of the main):實施管理的人或單位。
管理模式(Management of the Mode):管理過程中所采用的方式,程序。
一般特征(General Characteristics):知識產權管理和知識管理共有的特征:管理目標柔性化、管理過程人本化。
專屬特征(Exclusive features):知識產權管理專有的特征:戰略性、復合性、綜合性。
特別原則(Special principle):由于知識產權管理的特殊性而產生的特別管理原則。
自主創新(Innovation):靠個人智力或勞動取得的新的成果,主要包括原始創新的管理、集成創新的管理、其他自主創新的管理等。
核心競爭力(Core Competence):以知識為核心而產生的企業競爭力。
知識產權戰略(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將知識產權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利用長期積累的科技成果,鞏固和加強知識產權優勢,以保持國家在全球經濟中的主導地位。
特殊301條款(Special 301):“301”條款是美國《1974年貿易法》中第301條款的簡稱,其主要目的是保護美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權利。1988年,美國國會通過了《1988年綜合貿易法》,對《1974年貿易法》301條款作了修改,增加了“超級301條款”和“特別301條款”。特殊301條款:美國認為它的書籍、音像資料、計算機軟件等知識產品被進口國大量仿制,為保護美國的版權、專利和商標而制訂,保障美國的知識產權在國外得到有效的保護,保障依賴于知識產權保護的美國人公平而有效地進入外國市場,因此“特別301條款”是專門針對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的。現行特殊301條款即經過1988年綜合貿易法修改和補充后的條文。
特殊301條款一般分為三個步驟:
1、觀察名單(Watch List):與美國有一般糾紛的貿易伙伴;
2、重點觀察名單(Priority Watch List):與美國有較大糾紛的貿易伙伴;
3、重點國家名單(Priority Country):被列入重點觀察名單的貿易伙伴如在一年內沒有在保護美國知識產權方面采取重大措施的話,將被列入該名單,1991年中國、印度、泰國等都曾被美國列入重點國家名單。
創造戰略(Creation strategy):所謂創造戰略,就是以大學、公共研究機構和企業為中心,充分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促進知識創新和發明創造,這是知識產權戰略的基礎和核心。
保護戰略(Protection strategy):就是從專利的審查到專利權的獲得、轉讓和運用,都實行有效的保護政策。
活用戰略(Utilize strategies):所謂活用戰略,就是促進知識產權的轉讓和流通,使發明創造和研究開發成果產業化,最大限度地實現經濟社會效益。
知識產權中介服務(IPR intermediary services):是指為知識產權交易提供綜合服務的常設場所,其中不可或缺的機構包括:檢測評測機構、法律(專利)事務所等社會專業中介機構,職業經理人培訓機構,政府科技服務職能單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