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5個ISO質量管理體系審核案例
【導讀】來源于實踐,又高于實踐。今天,認證君和你一起分享5個ISO質量管理體系審核案例。越分享,才有的分享。你贊(tong)嗎?
【案例1】
某涂料廠生產丙烯酸系列內、外墻涂料,質檢科長說他們的產品分別執行國家關于內、外墻涂料的兩份通用標準。但是該廠涂料有十多個品種,其產品說明書聲稱各種指標參數分別高于國家標準的規定,并且價格也高低相差十余倍。該廠提供了每年按國家標準規定做的型式試驗報告,但沒有說明是送哪個品種去做的型式試驗,報告僅記錄了按國標要求各項參數結論為“合格”,但沒有提供高于國家標準要求的試驗證據。
質檢科長說:“涂料檢測站都是只按上述兩份國家標準檢測的?!?
審核員問:“你們沒有針對不同的涂料制定企業標準嗎?”
質檢科長:“沒有?!?
案例分析:
由于該廠涂料品種有十余種,價格也相差十余倍,可見產品的性能肯定也有很大差別,而且該廠對外聲稱其產品性能高于國家標準,就應拿出高于國家標準的證據。對這些產品的型式試驗就應該按高于國家標準的要求來做,因為國家標準不能覆蓋這些產品的要求。企業應該制定高于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并按企業標準要求進行型式試驗。
本案違反了標準“8.2.4產品的監視和測量”規定的“組織應對產品的特性進行監視和測量,以驗證產品要求得到滿足。這種監視和測量應依據策劃的安排,在產品實現過程的適當階段進行。”
【案例2】
某公司新產品研制均由產品設計工藝負責人負責,從研制到投產所有技術問題均由他一個人負責。審核員想了解對產品工藝的有關規定,開發部經理說:“這些東西都在產品設計工藝負責人腦里為了保密,只在個人的筆記本有記錄,沒有整理成文件。”審核員要求索看筆記本,經理拿來一個項目的筆記本,審核員看到上面密密麻麻寫了很多的內容,多是平時做試驗的記錄,沒有一定的格式。
審核員問開發部經理:“你看得明白嗎?”
經理說:“都是當事人自己記的,我一般不看他們的記錄,一切由產品設計工藝負責人自己負責”。
審核員看到該公司多數的研制人員都是原來從研究所出來的,平均年齡大概50歲以上。
審核員問:“這些筆記本以后上交嗎?”
經理:“沒有明確的規定”。
審核員:“如果設計人員不在了怎么辦?” 經理:“不知道,好多年來都是這么規定的,沒考慮以事”。
案例分析:
公司這樣的做法顯然是不對的,為了保密可以將文件根據實際情況按密級分類保管。保管在個人里,實際上很難確保對這些資料進控制。
本案違反了標準“4.2.3文件控制”的“質量管理體系所要求的文件應予以控制?!焙汀?.3設計和發”的有關規定。
【案例3】
某試劑廠生產某種液體試劑,在起草產品標準時,技術監督局某人要求對于成品檢驗應按國家標準《逐批檢查計數抽樣程序及抽樣表(適用于連續批的檢查)(GB/T2828—1987)進行抽樣檢驗,并說如果不按該標準抽樣檢驗則不給標準備案。該廠無奈,于是就在標準中規定成品檢驗按GB/T2828執行,但在實際中又不照辦。實際上由于是流程性產品,檢驗只是由攪拌罐中不同位置用吸液瓶取三個樣品送質控室檢驗,根本無法按照GB/T2828抽樣。
案例分析:
對于流程性產品不適于按GB/T2828進行抽樣,這里違反了標準“8.工總則”的“這應包括對統計技術在內的適用方法及其應用程度的確定?!边@里按不同位置取樣送檢的方法是正確的,關鍵在于檢測前對于液體應充分攪拌均勻。 自己制定了標準,又不照辦,違反了標準“8.2.4產品的監視和測量”的“這種監視和測量應依據所策劃的安排,……”的規定。
【案例4】
某廠質量目標規定:成品合格率為98%以上。 審核員問張技術員:“成品合格率指的是什么含義?”
他回答:“這是指的成品出庫以后的合格率,因為我們的成品檢驗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檢驗,只是按檢驗規程進行抽樣檢驗,因此存在不合格的風險。”
李技術員回答:“這是指的成品入庫前的合格率?!?
檢驗員小王卻說:“這是指的成品一次交驗合格率?!?
案例分析:
本案說明在企業內對于質量目標的定義沒有得到員工的理解和溝通,這勢必影響對實現質量目標的考核與控制。違反了標準“5.4.1質量目標”的“質量目標應是可測量的,并與質量方針保持一致?!奔啊?.3質量方針”“d)在組織內得到溝通和理解”的規定。
【案例5】
某線路板焊接加工企業,客戶都是帶料加工。
審核員問檢驗員:“是否對客戶送來的物料進行檢驗?”
檢驗員說:“我們沒有檢驗手段,客戶送來什么料,我們就用什么料,反正是他們提供的,我們只負加工的質量責任,物料質量我們沒法負責,這是客戶自己的責任?!?
案例分析:
即使企業沒有檢驗手段,也應按規定進行外觀驗證,并保留驗證記錄。對于顧客送來的質量可疑的產品,也應在與顧客簽定的合同上予以泣明,分清責任。
本案違反了標準“7.5.4顧客財產”的“組織應識別、驗證、保護和維護供其使用或構成產品一部分的顧客財產。”的規定。
- 上一篇:未來員工需要的十項新技能,你!得!知!道! 2014/9/6
- 下一篇:?10個故事看懂員工管理和激勵 20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