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標準是什么?對話日本戴明質量獎
【寫在前面】隨著全面質量管理的發展,世界各國家和地區紛紛設立質量獎以促進全面質量管理的普及和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及企業競爭力。在全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質量獎計劃中,最為著名、影響最大的當推日本愛德華·戴明質量獎(EdwardDeming prize)、美國馬爾科姆·波多里奇質量獎(Malcolm Baldrige award)和歐洲質量獎(European Quality award),這三大世界質量獎被稱為卓越管理與績效模式的創造者和經濟奇跡的助推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質量獎的設置大都以美國質量獎或者歐洲質量獎為藍本。各個國家和地區都希望通過質量獎的實施來實現對全面質量管理發展的促進,最終實現自身經濟競爭力的提升。可以說,三大質量獎的貢獻不僅局限在美國、日本、歐洲,而在于將全新的管理理念帶給了全世界。今天,我們希望與您分享的內容就是世界三大質量獎。讓我們一起看看,卓越的標準是什么?
=======正文來啦=======
提問:什么是愛德華·戴明質量獎?
回答:戴明質量獎始創于1951年,是為了紀念已故的威廉·愛德華·戴明博士,他為日本戰后統計質量控制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日本業界認為,他的教誨幫助日本建立了這樣一個基礎,正是在這個基礎之上,日本的產品質量才達到了今天這樣被世界廣泛承認的水平。自從1951年創辦至今40余年來,已經有超過160個日本企業獲得戴明運用獎,這些獲獎者的產品和服務質量均獲得了大幅度提高。戴明運用獎雖然誕生于日本,但現在已經成為享譽世界的質量獎項。
提問:能簡單介紹下日本戴明獎的設立背景嗎?
回答:20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的發展和日本企業與產品的競爭力受到全世界的矚目,盡管20世紀90年代后,日本經濟受到挫折,日本企業的競爭力受到懷疑,但資源匱乏、領土面積狹小的日本所創造的經濟奇跡仍然值得學習和借鑒。日本《經濟白皮書》把日本經濟取得成功的原因歸結為3點:一是重視人才資源和教育培訓;二是吸收和消化國外的先進技術,適用于本國的國情;三是形成了適應經濟形勢變化和不同發展階段的經濟系統。日本是通過吸收和消化國外的先進技術來提升產業競爭力的典范,戴明質量獎在推廣普及質量管理方法、提高日本產業競爭力方面起到關鍵作用。
美國的愛德華·戴明博士最早把質量管理介紹到日本。1949年日本科學技術聯盟(JUSE)邀請戴明博士在日本舉行為期8天的統計質量管理基礎講座,1951年,戴明博士在日本舉行為期2個月的統計質量管理講座,為當時處在幼年期的日本工業的質量控制提供了極大的推動力。
日本科技聯盟把講義印刷的版稅支付給戴明,戴明沒有接受這筆錢,并將其用于推進日本的質量管理活動,為了永久紀念戴明對日本人民的友情和貢獻,日本科技聯盟設立了戴明質量獎,用以推動日本工業質量控制和質量管理活動的發展。隨后,戴明博士著作《樣本分析》在日本出版,并且再次贈送了該書的版稅,此后,戴明質量獎不斷發展,至今,日本科技聯盟仍然負責管理戴明質量獎的所有經費。
提問:戴明獎的獎項種類有哪些?
回答:戴明質量獎分為戴明個人獎、戴明應用獎和戴明控制獎。
戴明個人獎:授予在質量管理方法研究、統計質量控制方法以及傳播TQC的實踐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
戴明應用獎:授予質量管理活動突出,在規定的年限內通過運用TQC方法,獲得與眾不同的改進效果和卓越業績的企業,戴明應用獎還授予國外的企業。
戴明控制獎:授予企業中的一個部門,這個部門通過使用TQC方法,在規定的年限內獲得與眾不同的卓越改進效果。
提問:戴明獎如何評定?
回答:戴明質量獎委員會負責戴明質量獎的考核和獎勵工作。委員會主席由經濟組織基金會主席擔任,成員來自工業界和學術界,委員會下設5個小組負責處理有關事務。
總協調小組:負責與戴明質量獎有關的活動,廣泛聽取各界關于怎樣改進這一獎勵的意見,并將改進建議報告委員會。
系統修正小組:對戴明質量獎的規則、程序進行評價,并提出改進意見。
戴明個人獎小組:考核選拔戴明質量獎的個人申請者。
戴明運用獎小組:為日本質量獎、戴明運用獎、及質量控制獎考核選拔團體候選者。也負責由戴明質量獎委員會提供的全面質量管理診斷標準的實施。
質量控制文獻獎小組:1954年,日本經濟學家雜志建立質量控制文獻獎,對在全面質量管理研究或數理統計研究(包括統計表及軟件)中做出杰出成績的文獻進行表彰。這一項目也被作為戴明質量獎的一部分每年評選一次。
提問:戴明獎的評判標準是什么?企業如何實現卓越?
回答:獲得戴明質量獎的企業,都積極按照質量獎的評價標準和要求,根據自己企業的特點、環境,不斷完善它們的質量控制方法,其產品質量和服務均得到大幅度提高。那些獲得戴明質量獎的企業,刺激著其它企業開展TQC活動。持續改進不是輕易就能獲得的,沒有哪一個企業僅僅靠解決別人提出的問題就能獲得卓越的業績。它們需要自己思考、創新和變革,制定自己的質量戰略目標和經營戰略目標,并為此而努力。在這樣的企業中,戴明質量獎被作為一種持續改進和進行企業創新和變革的工具。
西方國家在使用日本的全面質量控制(TQC)一詞時,把它翻譯成全面質量管理(TQM),為了與國際實踐相銜接,日本把TQC改為了TQM。日本戴明質量獎評審委員會于1998年6月對TQM的定義進行了修訂。修訂后TQM的定義為:TQM是由整個組織從事的、在效率和效益兩方面達到組織目標的系統活動。它使組織可以在適當的時間和價格上提供給顧客滿意的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水平。
在這一定義中:
“TQM”活動是指組織中所有部門的所有人員在所有水平上的參與,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和使用最少的管理資源達到組織的既定目標。
“組織目標”是指通過持續穩定的滿足顧客要求來保證長期的、適當的利潤,同時還包括雇員、社會、供應商和股東不斷提高的收益。這一目標以質量保證為核心,財務、采購、環境、安全部門積極采用下制定出來的。
“系統活動”組織為達到自身的目標,有強有利力的領導和指導,有明確的中長期目標、戰略以及適當的質量政策和策略。
“提供”是指組織所從事的產品和服務提供給顧客的活動,包括調查、研究、計劃、開發、設計、產品準備、購買、制造、安裝、檢查、訂貨、銷售、市場,售后服務、維修、回收及產品淘汰等。
“顧客”是指產品和服務的購買者、使用者、消費者和受益者。
“產品和服務”是指制造性產品、成制品、零部件、材料、系統、軟件、能源、信息及其它們所有能夠給顧客帶來益處的事項。
“質量”是指有用性(包括功能和心理兩方面)、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時必須考慮對社會、環境以及子孫后代等第三方的影響。
為了充分體現TQM以人為本,體現對人的尊重,組織鼓勵在維護其技術創新速度、核心技術和原始性創新時,努力開發人力資源。組織保持并不斷改進它的工作業務流程和產品實現過程,將根據實際情況使用適當的統計技術和其它質量控制工具,按照PDCA循環法對業務流程和過程控制進行管理。組織還將利用適當的科學技術方法和信息技術重組其管理系統。
提問:非日本企業可以申請戴明獎嗎?
回答:可以。【看來中國企業也可以報名參評哦!如果您對您的質量有信心的話。】
提問:戴明獎的作用是什么?
回答:企業通過申請戴明質量獎,建立和完善了企業綜合管理體系,推進了企業的標準化活動,提高了企業的管理和質量改進意識,提高了全員積極參與TQM活動和質量改進的積極性,提高了產品質量、勞動生產率和企業的凝聚力,使質量改進和標準化活動成為企業的自覺行動。獲得戴明質量獎成為一種挑戰,獲獎意味著在采用有價值的質量控制方法上獲得成功。
多年來,獲獎企業的TQM方法被擴散到許多其它企業,有效推動了這些企業的質量改進。戴明質量獎給日本企業的TQM帶來極大的直接或間接影響。日本企業以申請戴明質量獎作為動力和橋梁,積極推動TQM活動,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逐漸形成了日本企業的競爭力,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經濟奇跡。獲得戴明質量獎是一種榮譽,更代表一流的競爭力,它是日本企業追求卓越愿景的實現目標。
日本企業通過申請戴明質量獎,把TQM作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武器,納入到企業經營戰略中去,而且使經營戰略得到貫徹實施。戴明質量獎提高了企業的凝聚力,糾正了企業過去不重視經營戰略的做法,引導和促進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附錄:
- 上一篇:【十問十答】全面解讀美國波多里奇國家質量獎 2014/5/6
- 下一篇:蘭德公司為美國政府提供對中國現狀的分析報告,值得一讀! 20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