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Zuo, No Die 企業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企業的人其實都是一些精英。為什么這樣說?用大連的數據看一下就知道了。大連現有企業14萬,但每年平均新注冊有8萬左右,如果按照這個比例的話,改革開放以來至少應該有240萬個企業,包含原有的國有企業,只占注冊企業的5%多一點。為什么會這樣?因此,可以這么說,各位都是在商海中拼殺出來的,是在周圍紛紛倒下死去的企業中活下來。從這一點說,大家就不愧于精英。
“什么是戰神,沒有天生的戰神,只要是能從成千上萬的死人堆里爬出來就是戰神”。一位老紅軍說:戰場上最關鍵的并不是如何消滅敵人,而是怎樣能活下來,只要能活下來就能消滅敵人。
《鳳凰財經》:作為山西省第二大鋼鐵企業、山西省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海鑫鋼鐵集團,其負債累累、或將倒閉的消息此起彼伏。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海鑫鋼鐵現有的6座高爐均已停產,對外界封閉的廠區內,高爐熄火,近期公司也沒有購買鐵礦石等原料。公司對外部來訪人員進行嚴格排查,非相關人員不得進入公司。
資金鏈危機引爆,前有工商銀行上門討債,后有建筑工人多年討要拖欠工資。對于海鑫鋼鐵來說,這次的危機將直接決定著公司的生死存亡。說到海鑫鋼鐵破產的原因,套用一句網絡流行語即可概括:“不作死就不會死”。
以上是引用新聞的內容,每一個企業都像人一樣,都是和生命一樣有生有死,企業家拼命做的目標是什么?很多人會說是要做大做強,做大做強的目的是什么?我接觸過的一部分人根本就回答不出來。有一部分回答是這樣的:做大、做強抵御風險能力就強了。
其實,這才是說到核心了,根本目的還是為了企業不死。這里我就產生的疑問是當前用什么方法能保證活下去呢?你如果連當前怎么都不知道的話,還有什么資格去講未來怎么做大做強?因此,企業最應該研究的怎樣能活下去。
我們今天所談論的是企業如何管理的問題,其實不是在談一些管理的方法,而是在談企業如何活的方法,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歷一起進行這樣的討論。
老板其實很辛苦,一旦踏入了老板這個職業,人生真的改變了,因為你突然發現,等待你的不再是夢想中的有錢人的生活,而是對隨時可能降臨的失敗的恐懼,對員工,對股東,社會負責的重重負擔,只有一個人真正承擔風險,沒日沒夜對未來負責的思考的彷徨。
老板只是一種職業,然而與其他職業不同,這個職業不是那么容易辭職,要么承擔賣掉兒女般的痛苦放棄,要么用一貧如洗的破產來寫辭職信,否則,就只有用一生的艱苦來慢慢錘煉。
老板是最沒有門檻的職業,一個小店的掌柜,每天起早貪黑,忙到忘了吃飯,忘了喝水,忘了生病,忘了戀愛,不停的計算,不停的計較……辛苦了一年才發現依然是生死線上掙扎,賺到的只是老板的虛名與積壓的貨品。
老板又是最尷尬的職業,一個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忙于貸款,忙于融資,忙于擴張,忙于把企業做大,結果是資金越來越緊張,才發現做企業不是種糧食,絕非攤子鋪得越大,收獲就越豐盛,企業經營中,老板永遠奔波于各種規模的“差錢”狀態。招商,私募,風投,并購,IPO,一個看似高深的商業名詞背后,道出了企業“差錢”的真相。
現實生活中,老板往往是最沒錢的人群,不停負債,資產不停的增加,自己真正擁有的現金,永遠緊張而拮據。
- 上一篇:作死的標準化不如沒有標準化 2014/7/14
- 下一篇:李克強:將下大力氣防治空氣霧霾和水土污染 2014/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