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分享】我和QC小組的那些趣事
剛進廠時,在生產廠的技術科擔任技術專責,響應公司要求號召,兼職開展上報QC小組課題,發表活動成果,當時,QC小組還是形式主義,無非是名義上成立一個***項目QC小組,然后弄篇成果上報完事,真正的活動并沒有象書上要求那樣全面展開,那樣規范。不過在那種氣氛下,我寫過兩個QC小組成果,都得了獎,而且個人得到的現金獎勵也不少。
記得為了寫好一個QC小組成果,對我申報的一個課題當時還是比較上心,為了得到準確的數據,有時候一個人在現場跟蹤生產過程,標定重要生產參數,一跟就是幾個小時,這也為我深入掌握專業知識打下了基礎,一舉多得。為了準確控制成分,當時學會了幾種成分一起算。通過詳細地記錄下來加入的材料重量,然后推算收得率,得到經驗值,然后再讓員工按經驗值去加料,成分準確性提高不少,成果寫得也是有內容,只是當時沒有高水平人員肯定,導致一直不太自信自己對QC活動推進的能力。當然QC小組雖然形式主義多些,多少還是為我打下了基礎,四個階段十個步驟七大工具成果寫作能力均有提高。
轉眼自己當了領導,有了話語權和決策權,看到質量管理工作中諸多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心里很急辦法不多,大會講,小會說,一會訓,一會罰的也沒有什么明顯效果,于是就打起了搞群眾運動的主意,不如試試全員參與質量管理,以QC小組活動為載體吧。我把一些重要的工作和下面報上來的其他工作,列成題目,明確目標,成立QC小組來推動。
當時想通過活動解決一些問題,當然鍛練隊伍,培養一批掌握QC小組程序和辦法,會寫成果的人才隊伍是最重要的目的。于是,一下子立了50來個題目,一季度為一個活動周期。確定了特等獎、一、二、三等四個獎級,甚至只要上報書面成果報告的,也給鼓勵獎。全部是現金!(在這里感謝我的領導,做了兩年四期QC活動,只要打個報告,不論公司多么資金緊張,現金領導都批了,獎金我也足額全發了)
凡事推動都是先教育培訓宣傳,我設了個專干,講理論,講案例,成立評選專家組,所有的內容都全了。為了保證活動少些形式,我甚至買了記錄本,規定了活動檢查周期,安排人員下去檢查。針對重點項目,我曾經直接到現場檢查活動情況,開會點評。一年兩期,在二、三季度開展。為什么安排在二、三季度?原因是年初各種會議和計劃安排等等事多,年底總結,規劃等等事多,忙。沒有時間干這種事。這項工程搞了兩年,四期,項目列了總共230多個,獎勵的80%。
說到效果,有好有壞,就看評論的人的視角。反正我覺得有明顯收獲。差的評價有,有的人說,形式主義,沒有明顯進展,給那么多現金獎勵不值得。但是,我每次都按事先約定的數發獎金,誠信點!實在是夠不上特等獎的,空缺數量倒是有。好的評價呢,也不少。有的員工和我講,把PDCA技術應用到孩子學習上,促進了孩子的學習自覺性和計劃性,成績也明顯提高。有一個專家級的主任,實實在在地把QC與管理工作結合,結果成績不小(當然不全是QC小組成績,只不過起到了推進、數據化管理的積極作用),不僅質量問題每年減少60%,而且,員工管理思維明顯提高,工作安排順暢多了。還有意外收獲,以此成果上報全國行業評選,獲得二等獎。據說,把成果修飾一下,比如圖畫得直觀一些,一等獎也是沒有問題。但這只是事后的說法,但是激勵作用還是很明顯。
QC小組活動,90年代初的老古董,沒有想到在21世紀現代管理理論層出不窮的現在,還有如此效果,也就是說,工具不過時,基礎很重要,就看你落實不落實了。
- 上一篇:【舉一反三】企業QC小組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14/4/23
- 下一篇:【專題】現場管理三大工具之一:標準化 2014/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