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 · 氣體安全防護知識
2014-6-23 10:01:23??????點擊:
7、天然氣
天然氣是一種多組分的混合氣體,主要成分是烷烴(CnH2n+2),其中甲烷占絕大多數含量90%以上,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還含有硫化氫(H2S) 、CO2、N2和水氣,以及微量的惰性氣體,如氦和氬等。
天然氣的特性:主要成分為CH4,比重0.65,比空氣輕,具有無色、無味、無毒之特性。甲烷本身并無毒性,但當其在空氣中的含量達到一定濃度時(10%),能夠使人窒息。同時,天然氣中的硫化氫有毒氣體,能夠使人中毒。天然氣在空氣中濃度為5%~15%的范圍內,遇明火即可發生爆炸。
天然氣的安全管理要求:
(1)作業人員必須穿戴防靜電工作服、防靜電鞋上崗,進入天然氣站應先在門口靜電泄導器釋放靜電。
(2)進入站區的人員不準攜帶打火機、火柴、鑰匙、手機、對講機、照相機及其它電子產品。
(3)作業人員在進入LNG(液態天然氣)泄漏區域時,必須戴棉手套、面罩和呼吸器,防止低溫灼傷、凍傷、肺部傷害、窒息等,須配備棉被、棉大衣。
(4)操作時應防止工具的掉落或撞擊,在使用工具或器具前,還應先接地放電或連接一些地線等。嚴禁使用鋁制工具,防止發生鋁熱反應產生火花。在日常作業或檢修時使用防爆工具。
(5)作業人員在進行日常操作、點檢或檢修作業時,應隨身攜帶可燃氣體報警器與氧含量報警器。
(6)嚴禁在天然氣危險區域內逗留、休息、睡覺、煙火。
(7)天然氣設備與管道均要有合格的接地裝置。
(8)未經氣體防護人員檢測許可,嚴禁在天然氣設備、設施、管道及區域內動火或檢修。
(9)天然氣消防裝備主要使用化學干粉滅火器、高膨脹泡沫滅火器。
(10)有天然氣流體的建筑物內,須具有良好的通風設施,防止天然氣聚集而產生燃爆。
(11)天然氣的儲罐(或管路)需要用惰性氣體置換,氧含量不超過 2%。
(12)天然氣設備接頭處一般不采用鋁、銅和銅合金等材料和鑄鐵類的管道。
8、從事危險氣體作業人員要求:
1)從事煤氣作業人員必須進行煤氣、危化品特殊作業培訓,經考試合格才準上崗工作,以后每兩年進行一次復審。
2)作業人員應熟知本崗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并嚴格貫徹執行。
3)危險氣體區域嚴禁逗留、休息、睡覺、煙火等與作業無關的行為。
4)禁止用危險氣體吹掃身上的灰塵或用作與作業無關的事情。
5)作業人員應熟練掌握各類氣體報警器及空氣呼吸器、氧氣呼吸器等各種防護器具的使用,掌握中毒、窒息的應急救護方法與常識。
9、應急救護
煤氣事故的處理方法
●發生煤氣中毒、著火、爆炸和大量泄漏煤氣等事故,應立即報告能源調度室和防護站。發生事故后應迅速查明事故情況,采取相應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事故現場應劃出危險區域,布置崗哨,阻止非搶救人員進入。進人煤氣危險區的搶救人員應佩帶呼吸器,不應用紗布口罩或其他不適合防止煤氣中毒的器具。
●未查明事故原因和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前,不應向煤氣設施恢復送氣。
煤氣中毒處理:
●將中毒者迅速及時地救出煤氣危險區域,抬到空氣新鮮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礙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
●中毒輕微者,如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可直接送往醫院。
●中毒較重者,如出現失去知覺、口吐白沫等癥狀,應通知氣體防護站和醫院趕到現場急救。
●中毒者已停止呼吸,應在現場立即做人工呼吸或并使用蘇生器。
●中毒者未恢復知覺前,不得用急救車送往醫院急救,送往醫院搶救時,途中應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應有醫務人員護送。
天然氣是一種多組分的混合氣體,主要成分是烷烴(CnH2n+2),其中甲烷占絕大多數含量90%以上,另有少量的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還含有硫化氫(H2S) 、CO2、N2和水氣,以及微量的惰性氣體,如氦和氬等。
天然氣的特性:主要成分為CH4,比重0.65,比空氣輕,具有無色、無味、無毒之特性。甲烷本身并無毒性,但當其在空氣中的含量達到一定濃度時(10%),能夠使人窒息。同時,天然氣中的硫化氫有毒氣體,能夠使人中毒。天然氣在空氣中濃度為5%~15%的范圍內,遇明火即可發生爆炸。
天然氣的安全管理要求:
(1)作業人員必須穿戴防靜電工作服、防靜電鞋上崗,進入天然氣站應先在門口靜電泄導器釋放靜電。
(2)進入站區的人員不準攜帶打火機、火柴、鑰匙、手機、對講機、照相機及其它電子產品。
(3)作業人員在進入LNG(液態天然氣)泄漏區域時,必須戴棉手套、面罩和呼吸器,防止低溫灼傷、凍傷、肺部傷害、窒息等,須配備棉被、棉大衣。
(4)操作時應防止工具的掉落或撞擊,在使用工具或器具前,還應先接地放電或連接一些地線等。嚴禁使用鋁制工具,防止發生鋁熱反應產生火花。在日常作業或檢修時使用防爆工具。
(5)作業人員在進行日常操作、點檢或檢修作業時,應隨身攜帶可燃氣體報警器與氧含量報警器。
(6)嚴禁在天然氣危險區域內逗留、休息、睡覺、煙火。
(7)天然氣設備與管道均要有合格的接地裝置。
(8)未經氣體防護人員檢測許可,嚴禁在天然氣設備、設施、管道及區域內動火或檢修。
(9)天然氣消防裝備主要使用化學干粉滅火器、高膨脹泡沫滅火器。
(10)有天然氣流體的建筑物內,須具有良好的通風設施,防止天然氣聚集而產生燃爆。
(11)天然氣的儲罐(或管路)需要用惰性氣體置換,氧含量不超過 2%。
(12)天然氣設備接頭處一般不采用鋁、銅和銅合金等材料和鑄鐵類的管道。
8、從事危險氣體作業人員要求:
1)從事煤氣作業人員必須進行煤氣、危化品特殊作業培訓,經考試合格才準上崗工作,以后每兩年進行一次復審。
2)作業人員應熟知本崗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并嚴格貫徹執行。
3)危險氣體區域嚴禁逗留、休息、睡覺、煙火等與作業無關的行為。
4)禁止用危險氣體吹掃身上的灰塵或用作與作業無關的事情。
5)作業人員應熟練掌握各類氣體報警器及空氣呼吸器、氧氣呼吸器等各種防護器具的使用,掌握中毒、窒息的應急救護方法與常識。
9、應急救護
煤氣事故的處理方法
●發生煤氣中毒、著火、爆炸和大量泄漏煤氣等事故,應立即報告能源調度室和防護站。發生事故后應迅速查明事故情況,采取相應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事故現場應劃出危險區域,布置崗哨,阻止非搶救人員進入。進人煤氣危險區的搶救人員應佩帶呼吸器,不應用紗布口罩或其他不適合防止煤氣中毒的器具。
●未查明事故原因和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前,不應向煤氣設施恢復送氣。
煤氣中毒處理:
●將中毒者迅速及時地救出煤氣危險區域,抬到空氣新鮮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礙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
●中毒輕微者,如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可直接送往醫院。
●中毒較重者,如出現失去知覺、口吐白沫等癥狀,應通知氣體防護站和醫院趕到現場急救。
●中毒者已停止呼吸,應在現場立即做人工呼吸或并使用蘇生器。
●中毒者未恢復知覺前,不得用急救車送往醫院急救,送往醫院搶救時,途中應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應有醫務人員護送。
- 上一篇:職衛 · 化工機械部職業危害防治措施 2014/6/23
- 下一篇:個護 · 腳手架安全網設置方法 2014/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