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認證的“兩張皮”現象
在管理體系認證界,近幾年大家議論最多的莫過于“有效性”了。怎樣做到有效性呢?這可能是一個多因素變量,眾說紛紜。我們不妨來個反證,先給認證的無效性診診脈,然后對癥下藥,興許能夠有一些收效。
一、管理體系與企業標準體系“兩張皮”
一次我們到一家塑鋼門窗公司審核,由于這個公司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支離破碎,因此審核組企圖追蹤審核,尋找企業體系文件的內在關系,審核組提出讓管理者代表介紹以下企業的標準體系,管理者代表一頭霧水。還有一家化工廠,企業設有標準化管理處,另外又設有一個9000辦公室,看了他們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發現他們把本來是一個機體的東西切開,并且使之“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企業是一個整體,企業的任何一項工作都不會孤立地、靜止地存在,離開企業的總體戰略,企業的任何職能和過程都沒有存在的理由。企業就像一輛汽車,您不可能離開整輛汽車,僅僅安裝一個輪子或一個座椅就能夠快速前進。為了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企業需要一整套制度,這些制度的高級形式就是企業的標準體系。企業標準體系也是一個完整的體系,企業標準體系以技術標準為主體,包括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就是管理標準的一個組成部分。離開了這個整體,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從何談起呢?
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是企業標準化體系中管理標準的一部分,而管理標準是企業標準體系的子體系,其作用在于保證技術標準的有效實施,離開了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理由。企業的任何標準都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都是企業整個標準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離開了企業標準體系這個有機體,任何管理體系都不會對企業整體戰略有實質性的好處。這就像一個活的生物體一樣,離開這個生物體,任何器官都失去了它的功能。
質量管理體系與企業戰略的作用在邏輯上是一個因果關系,本來就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有機體,忽視了這個關系,就會一葉障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二、文件和實施“兩張皮”
現場審核時,經常發現有的企業的文件寫得很美,但是現場一看則是另一回事,文件與實際做法“相互獨立”,兩者似乎沒有任何關系。這樣的例子就比較多了,主要表現是:
一是寫文件時就沒有想到實施。文件洋洋萬言,滿篇盡是誰也看不懂的辭藻和套話,讀起來似曾相識,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例如9001標準7.2條款“與顧客有關的過程”,對于制造業來說,這個過程就是“銷售”或“營銷”,但是文件既不寫“銷售”、也不寫“營銷”,使人不知所云。再比如9001標準的4.1條款,就是要求我們應該如何識別組織的過程,并進而對這些過程進行有效的控制的內容。但是,不少企業的《質量手冊》在寫到這一條款時往往就是照著標準抄錄,或者做少許辭藻上的變化,這樣規定很難實施。
二是沒有納入企業的正常工作,把質量管理體系作為孤立事件對待。如有的企業平時沒有對質量管理體系進行有效控制,外審時間一到,趕快補記錄、整現場、背條款,這突擊出來的“形象工程”除了浪費以外,對企業的管理不會有多少實際意義。
文件是為了實施的,離開了實施,文件就沒有任何意義。企業花錢請人寫了一大堆文件,目的就是為了規范自己的管理。如果把這些文件束之高閣,那一開始就不應該寫它。因為你無論怎樣節儉,編寫文件的過程都不可能分文不花。
三、體系評價和績效考核“兩張皮”
到一個勞務服務公司審核,審核員問8.2.3過程的監視和測量是如何控制的,質量部長到處翻資料,審核員發現這個企業對每個部門、每個員工都進行月度績效考核,考核指標制定的很詳細。最后這位質量部長告訴我們:“實在對不起,我們只有績效考評記錄,沒有過程的監視和測量記錄”,大家只能是面面向覦,一時難以對答。
對管理評審的理解經常發生教條主義和形式主義的做法,有的審核員不考慮企業的實際,要求企業一定要有“管理評審報告”、“管理評審會議記錄”、“簽到表”之類的文件和記錄,把自己的想法當作標準要求企業,甚至引誘企業作假。管理評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企業的老板可能利用生產會議、調度會議、文件、電話、網絡等形式進行管理評審,這些形式很可能是非常有效的管理措施。
企業的管理體系評價需要與企業的績效考評結合起來,因為兩者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如果企業總是“單獨”就質量管理體系進行評價,那很可能是做給審核員看的,你可能已經被別人“忽悠”了。
企業的績效評價很重要,它是一個風向標,企業評價什么員工就做什么。有的企業沒有把質量管理體系指標列入企業績效考評指標,企業的獎金制度與質量管理體系沒有聯系,員工在做質量管理體系的事情時肯定提不起精神,因為畢竟員工更關心的是他的獎金而不是空洞的辭藻,雖然許多人并不同意這種說法,特別是那些高雅之士。你沒有把質量管理體系指標與企業的獎勵制度聯系,你就不要期盼員工能夠把質量管理體系當真。
還可以列舉出一些“兩張皮”的現象,這些現象就是質量管理體系無效性的典型表現形式,雖然這些現象都是前進中的雜音,但企業不可小視它的付面作用。我們透視這些現象的目的在于防止或杜絕這些現象,假如大家看穿了這些“兩張皮”現象,可能對建立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 上一篇:質量管理口訣三則 2014/4/6
- 下一篇:“質量方針" : 總有一條適合您 20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