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改法-最常用IE七大手法2
原則10:工具物料裝置應依工作順序排列并置于近處
說明:??吹皆诠ぷ髋_或機器上將工具一線排開放置使用,這是不正確的方式。因為工作人員在工作臺上的動作范圍及路徑是呈圓弧的狀態而非直線的關態。一線排開不但有違前述之動作原理并使工作距離加長。
以平面來說正常的工人工作范圍有一定的界線,此稱之為『正常工作范圍』,右手之正常工作范圍為以右手掃過桌面的圓弧面積,即是左手之正常工作范圍也是類似。左、右手重疊之工作范圍即是雙手均可操作到之工作范圍。
因此,吾人在安排工具/零件之位置時,應當考慮到手之動作等級及工作范圍之配合。欲使工作能在最小的工作范圍內工作,必須盡可能使用較低等級的動作才能達到。垂直面的最大工作區域以雙手舉起之最高點為范圍。
B、“正常工作范圍”之范例
──小零件桌面上之布置
改善前:零件盒一線排開
改善后:零件盒依正常范圍以弧形按動作順序排開
原則11:利用重力喂料,愈近愈佳
零件物料之供給,應利用重力喂料及各種盛具送至工作點,愈近愈佳。
原則12:利用重力墮送
說明:零件盒底部設計成傾斜面使零件能以重力方式自動喂
料到前緣地方而減少動作之距離及方 式。如果零件太重不易自動喂料時也可采用震動送料的方式來達成此目的。產品做好之后,最好能以重力方式自然落至成品盒處,以減少手之搬運或移動而減少疲勞及縮短時間。
生活之例:乒乓球裝入盒內
改善前:動作距離長,容易疲勞
改善后:利用重力喂料,減少動作距離及疲勞
C、“重力喂料及墮送“之例
改善前 耗費手之動作去拿零件加工及放置于成品盒
改善后:零件自動喂料到工作點,加工后手一放開即自動落下到成品盒。節省時間及減少疲勞。
原則13:適當之照明
說明:適合某件工作的照明設計并不見得會適合另一件工作之需求。例如鐘表修護之類的精細工作所需之照明與皮革或錫板之表面缺點檢查之照相設計一定是不同的。所以所謂適當的照明,是指包括:
(1)適合其工作的充足光度。
(2)光線的顏色必須適當,沒有反光。
(3)正確的投射方向。
同時,必須記住一個物體的“可見度”是由下列的因素來決定:
(1)物體本身的“明亮度”。
(2)物體與背景物的“對比度”。
(3)物體本身的尺寸大小。
(4)物體與眼睛之距離。
(5)其它的因素例如,注意力分散,疲勞,反應時間及反光等。
因此在考慮適當的照明時,須充分運用上述的影響因素來配合,例如縫制深黑色衣服視覺較困難,困此其所需的照明度要比白衣服來得多。
對較精細的工作如鐘表裝配或反射系數較低的物體如黑色物體,建議必須要有更高的照明度及采用淺色的背景。又如透明或半透明之對象如飲料瓶、布料、壓克力、薄膜片等都可利用下方投射光源來檢查有無汽泡、異物、裂痕等
。
生活之例:穿針線
改善前:不容易瞄準針孔
改善后加一張色紙,產生背景,較易瞄準穿孔
D、“適當照明”之例──不銹鋼湯匙檢查
改善前:
a:待檢湯匙
b:良好之湯匙
c─h:不同類列之不良湯匙
j:照明燈光來源
現象:要檢查湯匙之兩面必須轉180度,分二次才能完成
改善后:a:待檢湯匙之傾斜料盒
b:良好之湯匙
c-f:不同類別之不良湯匙
g:上方照明燈光來源
h:下方照明燈光來源
優點:湯匙僅需轉動60度即可完成二面之檢查工作。
- 上一篇:流程法-最常用IE七大手法3 2016/8/29
- 下一篇:防呆法(Pokayoke、Fool-proof)防呆措施-- 2016/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