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相識:一套劃痕的故事
不同公司對故事的不同反應
每次我講到這里的時候,就會發現聽眾的反映都是不一樣的。在許多外企,他們這時便會熱烈地鼓掌;而在部分國企,則有一些人,一邊使勁地鼓掌,一邊不由自主的說:“太精彩了!太精彩了!”中間休息的時候,他們還過來跟我溝通,而且顯得非常興奮:“您講得太好了,太對了!這活生生就是我們的現實,我們天天就是這樣干的。”還有一次在蘇州,不知道是因為我說對了,還是受到了我的話的“打擊”,有兩位女性質量經理在跟我談起她們天天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眼睛里還閃著激動的淚花。有的時候,還會出現另外一種場面——大家都陷入了沉思,現場非常安靜,仿佛空氣都凝結了,這時候,就是有一根針掉在地上,也夠清楚聽得一清二楚!
還有一些人,留給我的印象非常深,那就是在空軍裝備部的高層研討會上,空軍景副司令和魏部長帶領空裝各大戰區的領導們一起學習“零缺陷”管理的基本思想,在講到前面那個小故事時,那些將軍們也都陷入了沉思,然后在休息的時候將軍們告訴我說:“是啊,是時候了。我們不能再漠視這些問題了,從這個故事里,我們仿佛是看到了一面鏡子,并透過這面鏡子看到了自己。我們知道接下來應該怎么做了!”
還有一位將軍很激動地對我說:“以前我們都自發地、本能地認為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應該那么做、這么做,到現在我明白了我們是對的,而且我堅信你給了我們一種理論作支撐。接下來,我們將會大張旗鼓堅定地來推行這些正確的做法。”
當然,對于這個故事也有另外一種很有趣的反應,那就是在某家公司,一位主管質量的副總在我授課的休息時間里,私下里找到我,很誠懇地對我說:“老師,您講的這個故事似乎說的就是我們老總,這讓我很擔憂。您看我一直在陪著您,剛才我們老總在聽您講這個故事的時候,已經瞪我三眼了。我想他一定認為我向您提供了什么證據,大家一起合謀來罵他的。您可要給我證明我絕對沒有干這種事情啊!”
我哈哈大笑,對他說:“放心吧,你想得太多了!”于是,我便在接下來的授課中,對大家說,尤其對他們的老總說:“大家千萬不要想太多,我只是講一個我所知道的一個切切實實的小案例,非常小,但是對你們機構來說,我只能說對于此事,請勿對號入座。”
這時候大家都笑了,我說:“換句話說,絕對是沒有人事先告訴我你們機構的任何事情,關于你們機構我是不清楚的。”這時候,那位副總也會心地笑了。
那么,這些種種的反應,到底給了我們一些什么樣的啟示呢?換句話說,我們真的能透過這個小小的案例,來反照我們自己的日常行為和處事風格嗎?我們真的可以透過這個小事去以小見大、舉一反三嗎?
這種種的反應其實透射出了這樣一個道理——我們總是忙于處理一些現象而忽視了對這件事情本質或它背后原因的思考。我們有太多、太多的管理者就是這樣,只是單純地把質量問題當作一件就事論事的事情來處理,而忽視了它背后所映照出的一個更加本質的問題。
那么,這個背后的原因,或者說這個更本質的問題到底是什么呢?很顯然,如果我們談的是質量問題,我們一定要知道一個最為基本的道理——質量的目的絕不在于我們如何寬容問題,也不在于我們如何妥協、如何折騰,更不在于我們如何不斷地博弈。質量的目的,在于我們如何想辦法去更好地根除問題產生的原因,想辦法去預防問題的產生。當然,我相信許多人都認可這一點,但是,非常遺憾,大家并沒有認真地去思考這個問題。往往便做出了許多錯誤的選擇,悲劇在于,我們選擇了錯誤,卻不知道我們到底錯在哪里!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文章內容僅供參考。特此聲明。
- 上一篇:【精辟入里】時代改變質量,你還不變嗎 2014/9/4
- 下一篇:男子輕信偏方致汞中毒 醫生提醒偏方不可輕信 201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