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原則的質量人,你該學會說“不”
有一些人,在馬路上總自以為是,是否考慮過如果你發生了交通事故,影響的可只是你一個人這么簡單嗎?在我們工廠的質管之路上,當因沒按標準作業而產生了產品質量問題、而又懶得或不愿意改善時,請我們的某些作業人員或主管經理不要用那句“來我簽字,出了什么問題我負責”——這不是你權責,也不需要你來簽字負責,即使有再大的爭議,也需經過相關單位各專門人員綜合評審而做決定。當真正造成巨大損失時,除了老板,怕是任何一個部門的經理都負不起那個責。也許我們得到只是一個處罰,但公司重大利益的損失,誰來買單?!(寧波慈溪市有一家做變壓器和LED的公司,因生產經理的錯誤,導致一下子被客戶索賠幾百萬元,雖然老板要處罰生產經理7萬元,但本來的重大客戶,業務量從那時開始消減了七層之多,這對這家僅有兩家大客戶的公司來說,意味著什么)。
所以當非質量管理者的人說要為我們質量人的工作負責時,這個時候要說的是“NO”,要做的則是:堅持。
推行“5S”管理,相信做過品質經理或主管的人都應有過經歷,開始搞得風風火火,三五個月后就成了“例行公事”、一次又一次的走馬觀花——成本投入了,也浪費了。其實“5S”管理的道路,同樣是有起點無終點的歷程,我們要做的仍然是:堅持。
在原公司,老板投入幾百萬推行TPS(精益生產/豐田式生產模式),顧問公司讓老板當TPS執行組長,我來做TPS副組長。剛開始推行之時,前幾個月(半年)不但沒有成效,反而還影響了生產,頻頻出現質量事故,人員流失,幾乎整個公司90%以的人都泄氣;但是既然花如此大的成本推行,那么就得借鑒、警惕顧問指導老師當初所打的預防針:“很多公司之所以推行不成功,就是因為做一段時間后失去信心,難以堅持下去……”最終,老板堅持了,我也堅持了,而TPS漸漸步入正規化(雖然老板的堅持也許同別的兩家跟老板相識的公司推行成功,而有了底氣,但是堅持贏得勝利)。
我的堅持是因為我相信:精益生產,有可能是未來工廠生產管理發展的一種趨勢,所以我:堅持。
質管之道真的就那么難嗎?為什么不用懷疑的思維去思考,我們有對質管之路的走法是否偏離了宗旨?核心?
對于質量經理級的人來講,也可以算得上公司的中高層,對于這個群體的質量人而言,品質管理的實力應該體現在對質量管理的:理念認知及心態上,而非是會用什么CAD制圖或者會操作某個量測儀器、、、、、、追求管理時尚不一定能提升企業的質管水平,很多的公司在做SPC、在做PPAP、FMEA、時的目的其實也就只有一個:應付客戶而已。TQM推行、JIT導入、還有ISO八基基本原則中“全員參與、過程方法、持續改進”等一些與質量管理密切相關的這些,在一聲又一聲如雷般的響亮口號下,也正在一些人心里、身上漸漸麻木、、、、、、
而這些究竟提升了多少管理水平,其實我們心里都明白。這個時候,我們已不再需要更多的高明理論,只是用心把已推行的可行性質管活動、導入的系統認真、堅持落實下去。
在質量管理之路上,沒有所謂的“救世主”。一個新入職的品質經理不是,長期在職的品質總監也不是,就目前的企業質量管理來講,從技能、知識上來講,基本上可以說到了成熟階段,所以如果老是想著指望新引進的質量管理人有多么多的創新,有多么的為公司力挽狂瀾——那么得到的多數只是失望。也許對于目前所謂的“中國式質量管理”之路上,大多數工廠還遠遠達不到全員品管的境界;但是,我認為身為企業里質量管理的帶頭人,就算99%的人沒有長期堅持對品質標準的認可和維持,那么質量管理人也必須堅持到最后;并且絕不能抱著反正大家都這樣兒,我再努力也改變不了什么的之隨波逐流的思想。
質管之路,有起點、無終點。我始終相信:質量管理人,應該是質量之路上的交通警,而用盡一切辦法引導大家遵守“交通規則”才是我們的天職。而這條質量之路是否走得順暢,關鍵就是我們有否:“把原則堅持到底。”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文章內容僅供參考。特此聲明。
- 上一篇:【警惕】不要成為認證痞子 2014/10/6
- 下一篇:焊接名詞解釋的一般術語 201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