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人如何平衡企業矛盾
很多朋友說職場這潭水很深。企業中的人際關系很復雜,有企業的存在,就必然存在著矛盾。所以企業管理就是一個矛盾的載體。和很多電視劇一樣,說“沒有矛盾的電視劇是沒有觀眾的”一點都不為過,就是兒童動畫片也會有灰太狼和小羊們的搞笑矛盾。那么企業管理也一樣。很多質量人聚會,見面會談到企業的矛盾,交流發現企業管理的矛盾不因企業大或小而影響其頻度。外企好嗎?外企的朋友也在抱怨。所以,這場職場矛盾,是伴隨著各個形態的企業管理中。管理水平低的企業,存在;管理水平高的企業,依舊存在。對于此職場矛盾,沒有世外桃源,也不要指望通過提升管理水平來降低此矛盾的大小。因此對于此矛盾,沒有救世主,唯有職場人都學會韋小寶師父的化骨綿掌來平衡。
舉個很有爭議的問題,“質量是怎么出來的”。這個討論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爭論一樣,得到的答案很多。如果投票最后9成的答案會是“質量是生產出來”。也有一些質量人把此答案,作為培訓教材。但是我想說,你們這樣培訓,會誤導一批批檢驗人員。你敢把“質量是生產出來”放到生產管理論壇嗎?生產人員還不敲斷你的小腿?!你也許在企業里敢把“質量是生產出來”作為標語貼出來,說明你牛逼,你的牛逼是建立在忽悠了老板,給老板洗了腦的基礎上,那么你做過調查,你這么拽的拉標語,你這么吊,你的生產員工內心同意嗎?如果不同意,那么你的行為就是強制行為。無數事實證明強制行為的結果都不太樂觀。那么質量是怎么出來的,標準答案是什么。其實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出自誰的口。這才是根本問題。老板,可以說質量是老板的問題,是因為他支持不夠啊;質量人可以說,質量是檢驗出來的,因為你們的工作不到位,造成質量不良率高;生產人員可以說,質量是生產出來的,因為不當生產造成質量事故;設計人員可以說,質量是設計出來的,因為他們設計時未考慮周全,讓生產和質量人員都很忙。等等。都可以說得通。但是如果這些答案缺少了主語,那么就會造成矛盾,且不利于工作的開展。你質量人,不從自己本身出發,說質量是生產出來的,就是一句推卸責任的話;一些質量主管,還把這句話拿來培訓你的下屬,那么你就是潛意識里教會你的下屬,遇到質量問題,可以用這句話來把責任推卸的一干二凈,你就是質量事故的幫兇。質量人,你說質量問題不斷,是老板不支持,也是一句推卸,你為爭取老板的高層支持,做了什么;你什么都沒有做,憑什么獲得老板的支持。
再舉一個例子,出了質量問題,高層第一反應是檢驗員是豬啊,怎么檢的啊。這也是一個矛盾,看你質量人怎么去平衡。你是明則保身,當機立斷說,領導,我去培訓教育檢驗員,讓他們注意這些問題,下次再出現就罰款。你在領導面前是交了差,但是當你做出這個決定時,有兩個錯誤,第一,你沒有為你的下屬爭取任何東西,你和下屬的矛盾沒有平衡;第二,你作為下屬的領導,下屬犯錯,你怎么解釋,你臉也是黑的。正確的平衡方法,可以是,你和發火的領導說,領導你好,我的檢驗員不是豬,你看我素質怎么樣。你領導肯定說,你的質量意識很高,如果都培養成你這樣的意識,那么肯定不會發生這樣的質量問題。這時,你可以筆鋒一轉,說,領導,就是我去做檢驗,也會煩和檢驗員一樣的錯,因為這不是人的素質問題,也不是虛擬的意識,是我們的系統給了檢驗員犯錯的機會,所以問題的解決需要從源頭系統解決,預防人犯錯才是根本之道。這樣解釋,你為檢驗員平反,也不至于你的臉那么黑了。平衡矛盾,是門學問。
再說一案例,一個質量問題老發生,巡檢來不及,你直接拿個單子給生產人員,寫著“因為此質量問題,目前階段經常發生,故追加檢驗要求,對此問題點,生產操作人員必須全檢”。這樣生產主管就不樂意了。于是你們就有口舌之爭,質量人可以冠冕堂皇的說,我這是為了企業質量的大局考慮;而生產主管,說你這樣加大我們生產人員的負擔。質量人,你這樣說,其實就是逃避責任,把質量責任推給了生產部門,如果再發生,你可以說我給他們全檢的指令,他們沒有全檢,所以問題在生產人員執行力不強。其實事實就是質量人在推卸責任。你不要說職場的矛盾很多,各部門都不是好鳥,其實是我們質量人制造了矛盾,我們坐這些舉措有沒有考評是否真的加大操作員的負擔,全檢是否一邊生產,一邊檢驗來得及;因為生產人員也有自己的加工數量的任務指標,是我們的行為傷了人家,沒有全局考慮。
職場的矛盾平衡里,溝通很重要,多唱唱劉德華的“都怪我”“都怪我”;也可以都哼哼嘉亮的“都是我的錯”,也許什么時候,不小心就被職場愛上。【作者:軍哥】
- 上一篇:不值得定律,你了解多少? 2014/5/4
- 下一篇:什么是契約精神 2014/5/4